
9月20日夜晚,两只西非海牛终于从青岛的暂养区来到新家———烟台海昌鲸鲨馆。这一对海牛为一雌一雄,年纪都不大。海牛俗称“美人鱼”,虽然名为“牛”,但头顶却没有犄角,嘴巴像猪鼻子,眼睛特别小,憨憨的表情,让人很难想到它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鱼”。
两只海牛来自遥远的西非
先飞机后乘船再坐车
9月21日上午,记者见到了传说中的“美人鱼”。这两只海牛表面看起来像海豚,身上却长着毛发,全身呈灰色,长约1.5米。两只海牛配合默契,一会儿一起游到水面呼吸几下,一会儿又沉到海底。虽然海牛胖乎乎的,但动作十分灵巧。
烟台海昌鲸鲨馆饲养总监李枝田表示,海牛是两个多月前从西非引进的。它们先“坐”飞机抵达青岛,在青岛的暂养区经过检验检疫,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乘坐轮船和汽车来到“新家”。
西非海牛分布于西非近岸,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包括浅水近岸、淡水河流和河口,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因此,市民能亲身目睹海牛的风采实属不易。
水温要合适
过低会全身颤抖
西非海牛的性情温和,但对生活环境要求却十分严格。“它们生活在半咸水中,水温需要常年保持在23至29℃。”李枝田说,“水温过低,海牛会全身颤抖,失去食欲;水温超过31度,海牛会停止活动。”他告诉记者,为了准确了解水温,它们在水体内安装了调温器,随时对水温进行调控。
除此之外,为了让海牛尽快适应新环境,工作人员还在水体内放养了十余只红鲈鱼。“海牛性情温和,和其他鱼类都会和睦相处。”李枝田说。
素食主义者
像人类一样爱吃水果
海牛虽然胖乎乎的,却是一个素食主义者。记者在一份海牛的菜单中看到,海牛平时的主食为各种水中植物,比如鱼草、洋水仙等等。“它们还热衷吃各种绿色蔬菜,比如莴苣、苜蓿草、甘蓝等。”李枝田说,“它们也像人类一样爱吃水果,苹果、香蕉等也是它们的最爱。”每天每只海牛的食量大约在40斤左右,粗略估算一下,这两只海牛每天所吃食物的重量可达百余斤,是个十足的“大胃王”。
和其他海洋动物最大不同的是,海牛属于哺乳类动物,它们是胎生,和生活在陆地上的野牛、野马等动物一样。
西非海牛
西非海牛分布于西非近岸。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在浅水海域、湿地以及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的河流中都能发现它们栖息的踪迹。人们在西非海牛的活动范围内大量撒网以取得它们的肉、皮毛、骨头和油脂。除此之外,沿海发展以及湿地被改建用于农业发展使得西非海牛的栖息地被大量破坏。这种状况很可能随着气候变化而进一步恶化。幸运的是,最近15个国家和3个非政府组织已共同签署一个“海牛保护行动”,同意共同努力以保护西非和麦克罗尼西亚群岛中的海牛以及小型鲸类。
(YMG记者孙淼摄影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