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台开发区为外来务工子女撤门槛 一律就近入小学

(2011-08-08 09:06:41)
标签:

杂谈

 

烟台开发区为外来务工子女撤门槛 <wbr>一律就近入小学


    “太高兴了,这回孩子不仅能就近上学,还能上好学校!”昨日,在烟台开发区首钢东星集团务工的林池波一脸兴奋地说。今年,在烟台开发区,将有1600名跟林池波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与当地“城里人”一样的入学待遇———开发区教育局在“幼升小”政策中大胆“破题”,完全打破户口限制,所有小学都向外来务工子女敞开大门,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入学,不再指定就读学校。据悉,这在烟台尚属首次。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一直是个难题。虽然不少地方基本上解决了外来务工子女“有学上”的需求,但由于有的学校接纳能力有限,对外来务工子女一直是指定学校就读。作为烟台对外开放的高地,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开发区教育局教育处处长李殿全介绍,开发区每年增加的学生,就相当于每年增加一所学校,从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数量都在增加,平均每年增多1000多名学生。今年7月底,开发区教育局对今年年满6周岁的儿童调查摸底显示,全区有1600多名适龄儿童入学,其中,烟台市户口以外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到40.8%,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当地学生一样的“教育权益”,他们决定打破原有户籍限制等入学“门槛”。

    6日和7日是开发区今年秋季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名的时间,在各学校的报名现场,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记者见到林池波时,他正拿着在实验小学附近银芝小区租赁房子的合同,还有自己的劳动合同,前来给孩子报名,他告诉记者,他原籍是吉林的,和妻子在开发区打工,在烟台没有房子,也没有当地的户口。“以前,外来务工的子女,通常要到指定接收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第六小学和金东小学,这两个学校离我现在住的地方较远。今年,孩子可以就近入学,非常方便,而且还能上像实验小学教学质量这么好的学校,在这个城市里打工,感觉心里很温暖。”YMG记者 李京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