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肉,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今年以来,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高企,国家接连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生猪养殖的调控措施和补贴措施,市场反映也颇为明显
。作为地方政府,在保障市场供应,平抑物价方面又有何措施和准备呢?储备肉,揭开这种“应急储备”的神秘面纱之后,究竟将如何影响物价走势?
市级储备肉升级到1000吨
近期,来自烟台商务局的信息显示,针对今年猪肉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烟台在以往福祖、国联两家市级储备肉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增米特、福联两家市级储备肉基地。储备规模由原来的500吨升级1000吨,并按照每吨每年1200元的标准对储备肉基地进行补贴。
储备肉?不少市民对这个名词或许仍感困惑。例如,储备肉在基地中是如何储备的?其采购环节如何才能保证肉品质量过关?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储备肉,价格怎样,口感如何等等。
对此,作为烟台市市级储备肉基地之一的国联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荣介绍,储备肉在冷库存放,为从源头上保证肉质安全,储备肉从饲养场到入库,需要层层检验、检疫近二十道关口。入库之后,统一悬挂写有产地、包装和检验时间等信息的“烟台市储备猪肉标识牌”。此外,在储备肉需要出库时,还需提供产品检疫合格证、运输车辆消毒证、非疫区证以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四证齐全。
国家、省级储备肉高达3000吨
据了解,目前烟台除了现存有1000吨市级储备肉,还有分别来自龙大食品有限公司的1000吨国家级储备肉,褔祖食品的1000吨国家级储备肉和1000吨省级储备肉。目前烟台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储备肉加起来已经达到4000吨。
据介绍,作为国家级和省级的储备肉,地方政府不能随意动用。例如国家级储备肉,只有经过国家商务部的批准才能投放市场。据福祖食品办公室主任邹壮介绍,今年1月份时,该公司接到国家商务部通知,出库356吨国家储备肉,今年4月份时,又出库1394吨国家级储备肉。
是不是未接到相关通知,储备肉就一直在库里存放着不动?王秀荣介绍,储备肉实行常年储备、定期轮换制度,按照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进行流动更替。“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每天能增补两三吨左右的鲜肉。”王秀荣介绍,照这样的更换速度,一般来说,冷库里的250吨市级储备肉,只用3—4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一次轮换。
市级储备肉投放需看市场行情
据介绍,烟台从2007年开始启动储备肉机制,其目的是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平抑物价。
市商务局市场运行与秩序科负责人李秋忠介绍,市级储备肉的正式投放,应该根据市场具体的供需情况来决定。简单来说,就是到了猪肉价格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时,或是市场上出现确实无生猪出售的紧急状态时,储备肉投放市场才能起到缓解市场压力的作用。另外,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储备肉也能保证市场的有效供给。
有业内人士介绍,一旦市级储备肉投放市场,经过冷冻的猪肉价格将是市场鲜肉价格的70%———80%,也就是说能低于市场价格两到三成。对于经过冷藏的储备冻肉,王秀荣坦言,其口感与鲜肉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消费者仍会倾向于购买鲜肉。“打这么个比方吧,如果现在在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同时摆放了冻肉和鲜肉,即使冻肉以每斤低于鲜肉3元的价格出售,价格稍贵的鲜肉仍能保持较好的销量。”王秀荣说道。YMG记者王鸿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