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市民在市群众艺术馆观看影展。当日,看最美烟台•和谐城建摄影展正式展出,吸引了了众多市民观看。YMG记者申吉忠摄

细细看慢慢品

“真好看。”“还真没注意,烟台的夜景这么美……”“这里的新农村太有味道了,如诗如画。”昨天,“最美烟台·和谐城建”摄影展在市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开幕,共展出照片120幅。本次摄影展由市委宣传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市新闻摄影学会承办,千余名市民来到现场免费参观,本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28日。
YMG记者现场解说
作品背后的“大烟台”
“欢迎各位来宾,本次摄影展的主题是‘最美烟台·和谐城建’,我们从征集的1000余幅照片中,精心筛选出120幅,展现了烟台城乡巨变。”YMG记者王小丹现场解说。
展厅里正对大门展出的是两幅照片,对比最鲜明。图片是摄影家周传喜分别于1984年和今年拍摄的烟台海滨。1984年的烟台刚刚被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从海滨看市区一片平房;今天再次看烟台海滨,虽涛声依旧,但满眼高楼林立,尽显现代都市的繁华。
“反映城市新貌主题的作品最多,评选时竞争最为激烈,申吉忠拍摄的这张‘城市之门’PK掉了上百幅同一角度的作品,一举拿下该类别的一等奖。”市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YMG记者时立国现场讲解展出作品背后的故事。时立国说,本次摄影大赛历时两个月,参赛者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还是初中生,参与度高,蓬莱、海阳、栖霞、招远、龙口等各县市区的摄影爱好者也参与进来。
从城市新貌到住房改善
看烟台巨变和大美
本次摄影展分为城市新貌、住房改善、乡村巨变三大类,各类分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参展作品按类别依次展开。观展一番,观众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两个词:“巨变”和“大美”。
一处乡村见证一座城市的变迁。“乡村巨变”类一等奖《只楚变迁》,通过两幅照片对比,讲述了只楚村的两年巨变。2009年,只楚还是一片片低洼平房;两年后的今天,只楚新社区拔地而起,新楼房、柏油路,一切欣欣然。
“想不到烟台的夜景这么美,再加上平流雾,不愧是仙境城市。”站在作品《如梦如幻烟台夜》前,市民王刚强感慨不已,在烟台生活了大半辈子了,城市这么美竟然没有发觉到。该作品的拍摄者时述生现场介绍说,烟台的平流雾很美,好多年了都想拍一张。“今年4月份的一天,我下午4点就爬上了市区开花石,呆到7点半,抓拍了这幅照片。”只见片中远方的烟台港塔吊从平流雾中“钻”了出来,眼前已是万家灯火,如梦如幻。
在“巨变”中感受厚重烟台的现代之美,仙境之美,和谐之美。120幅照片展现了我市近年来城乡建设的丰硕成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邹长清来到展出现场,他说,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从拉框架、打基础到强功能、提内涵,一步一个脚印,年年都有大变化,宜居宜业、靓美文明的城市形象日益显现;乡村发展由落后薄弱到和谐秀美,一年一个台阶,处处洋溢新生机,城乡居民共沐发展阳光;人居条件从平房矮屋到高楼大厦,从寻常街巷到现代化社区,商品房、经适房、廉租房,一房一个群体,层层覆盖有保障,城乡居民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咱也买个相机拍下最美烟台”
陈书义老人已经84岁高龄,得知此次摄影展正在举办。一大早他就让女儿陪着来到了文化中心广场。老人拄着拐杖认真地观看每一幅作品,等走到刘晓拍摄的《晨曲》时,老人看着照片非常入神。老人说,每当看到鸟儿在城市上空“舞蹈”,他就感觉非常和谐。“鸟儿能在城市驻脚,就说明咱这个城市环境好,和谐,这张照片让我很感动。”
在摄影展现场,很多市民都是全家齐来看展览。家住北岛的邹广仁大叔带着妻子和外孙女一起来看展览。让邹大叔非常兴奋的是,他在两幅完全不同的作品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在拍摄自栖霞的《紫气东来》中,邹大叔看到了在栖霞的楼房。“照片里的那个楼房当时还没竣工,现在已经交房了。”而在作品《晨曦》中,邹大叔又看到了现在的家,“我觉得照片拍得真好,这是我们城市的新貌,我很高兴。”
家住开发区的李林专门带着儿子过来看摄影展,看到作品《烟台开发区》时,李女士非常激动。“看到以前的开发区,和现在蓬勃发展的开发区,我特别有感触。”当看到周传喜的《烟台全景》,上面分别是1984年的烟台和2010年的烟台时,两幅画的对比,折射了城市巨大的变化,“我回去一定要买一个相机,也去学着拍下我们身边的点滴,把历史都留在相片里。”YMG记者侯召溪
衣文萍 摄影/YMG记者 申吉忠
水母网链接:http://news.shm.com.cn/2011-06/25/content_3513844.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