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龙种下亚沙树(资料图)

张吉龙在海阳种下亚沙树。
烟台人张吉龙如今在亚洲体育界正是风口浪尖之焦点人物,因为亚足联主席哈曼的被停职,临时出任亚足联代理主席的张吉龙6月14日正式赴吉隆坡履新,处理亚足联的全新事务。也许正因如此,作为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的他无法出现在他本该出现的海阳亚沙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现场。
不过,在不同场合下多次采访过张吉龙的YMG记者能够感受到烟台老乡张吉龙对于海阳老家举办亚沙会的一番深情厚谊,他几次前来海阳考察亚沙会筹备情况,并曾亲手栽下亚沙会纪念树,亚沙情缘非同一般。
亲手种下亚沙树,建言亚沙要朴实
2010年4月5日,应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组委会的邀请,作为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的张吉龙与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沙拉姆一行,对海阳进行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这也是亚奥理事会对海阳亚沙会组织的第一次工作层面的访问。
张吉龙的老家正是海阳,4月6日上午,他在亚沙纪念林亲手栽植了一棵亚沙会纪念树。“一踏上烟台、海阳的土地,朴实、好客的深情厚谊扑面而来。”他动情地说,能为老家的发展献上一份力,非常高兴。
接受YMG记者独家专访时,他主动提出多谈一下海阳亚沙会。并着重强调了“朴实”,“这是文明礼仪的展示,不仅是让人看到了海阳在亚沙会组织上的实实在在,同时也是对于来自各国选手的一种接纳,朴实好客展示的是和谐,渗透出古老的中华文明以及齐鲁大地礼仪之邦的风采……”
看到亚沙会的组织、场馆建设规划有序,他很高兴,对于成功举办亚沙会很有信心,“希望海阳创造一个奇迹,让世界看到中国一个县级市也能在发展中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洲际性体育盛会,为各国举办综合性体育赛事作出典范!”
同时,他也真诚建言,亚沙会不妨借鉴北京奥运会的“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的成功经验,创造自己的特色,不要“大而全”,而是踏踏实实地造福人民,利用亚沙会这一良好契机促进海阳的更好发展,并努力为老百姓留下更多的亚沙会“遗产”。
拿亚沙类比亚沙,寄望海阳抓机遇
出现在海阳亚沙会筹办工作现场的张吉龙身份是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这可是亚奥理事会内最有“实权”的职务,主要负责亚运会、亚沙会、亚冬会、亚洲室内运动会、亚洲青年运动会五个亚洲最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比赛事务。
如此的“要职”也让张吉龙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成为亚运会赛事运行的“一把手”,在接受YMG记者专访时,他再次谈到了海阳亚沙会。
张吉龙对家乡寄予厚望,“海阳的地缘优势非常鲜明,北接威海、烟台市区,向南可延伸到青岛、日照,恰恰是胶东城市群的一个中间点。得天独厚的海滩资源举办介于海洋运动和陆地运动之间的沙滩项目,既是优势,也是契机。未来的发展将不可限量。”张吉龙拿刚结束的广州亚运类比海阳亚沙会,“亚运会留给广州的遗产,首先是承办洲际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经验,培养出一整支专业团队,其次才是场馆和市政建设,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当地居民人文素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乃至提高,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日程表只到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其他举办大型赛事的城市如深圳(大运会)、南昌(城运会)、沈阳(全运会)都是以赛会带动城市高速发展,海阳作为一个县级市,无法和大城市相比,趁着亚沙会东风发掘城市资源,提升软硬实力,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三次为亚沙而来,建言烟台体育
应海阳2012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组委会的邀请,今年3月28日至29日,张吉龙再度与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沙拉姆一行,对海阳市进行工作访问。
访问期间,他们详细考察了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比赛场馆、官方酒店建设情况,召开了第三届亚沙会筹办工作协调会议,亚沙委体育部、媒体运行部、信息技术部、运动会服务部、注册中心、外联部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各自领域的工作进行了陈述,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诸多共识。
多次来到海阳考察,张吉龙也对烟台的体育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对于烟台体育的辉煌历史,张吉龙很认可,他甚至表示:“在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路上,烟台体育可以说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说打自己小时候起,烟台便是全国有名的“田径之乡”,后来,“篮球之乡”、“排球之乡”,近几年发展也比较快。不过,他话锋一转,烟台不应该满足于或者迷恋于“XX之乡”,不应该习惯于“吃老本”,而应该想到从大到强如何迈进,如何才能再创辉煌,如何让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蓬勃壮大,如何让烟台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之城”。
张吉龙简介:
张吉龙:山东烟台人,
是现任亚足联第一副主席、亚足联财务和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亚奥理事会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亚奥理事会执委。1975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9年参军,1972年转业到国家体委并被选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毕业后回到国家体委国际司从事外事工作。2011年5月31日凌晨,亚足联执委会发表声明宣布:现任亚足联第一副主席,张吉龙将接替被暂时停职的原主席哈曼,成为亚足联执行主席。
项目介绍:龙舟
龙舟运动起源于中国,但说法不一,流传最广的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或凭吊屈原。龙舟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龙舟活动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起源于公元前278年,每年五月五端午节举行。经过历史的变迁及发展,龙舟也由纪念活动转变为各地举办的竞渡活动。龙舟竞渡随着华人华侨在世界范围的迁移,现在发展到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常年开展龙舟比赛。YMG记者
李德强 邵壮 刘晋
水母网链接:http://news.shm.com.cn/2011-06/17/content_3503819.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