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语文试题有难有易 ※翻译题简单,评分可能很严
※作文不好写,散文比较合适
附: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午11:30,伴随着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考生陆续走出考场。“题不难,做的挺顺利的。”不少考生面带笑容地告诉记者。据了解,今年的语文试题与去年相比略有变化,但仍以基础和基本能力考察为主。作文题目是《这世界需要你》,老师们说,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却并不好把握,比去年的题目难写。
卷Ⅰ“乡味”浓
少了标点题多了近义词
“今年的语文试卷难易适中,答起来很顺畅。”采访中,烟台一中孟祥文老师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第Ⅰ卷将字音字形题分开进行考查,去掉了标点题,增加了多年未见的近义词内容。
孟老师介绍说,今年的基础题目包含字音、字型、词语、病句等,与往年相同,难度不大。去年没有标点题,今年则出现了,另外,今年有了近义词题目,这是山东新课改7年内第二次出现这样的题目,在意料之外。
往年,第Ⅰ卷古文阅读题基本选择山东“本土”作家的作品,例如蒲松龄等,今年也不例外,选择是古代齐国管管子“语录”,继续延续本土化特征。
卷Ⅱ稳中有变
题容易评分可能严
第Ⅱ卷包括翻译题、语言文字运用题、选做题、阅读题、和作文。题目稳中有变,难度适中。
孟老师表示,今年的翻译题与往年相似,难度中等偏下,题目较短也很基础。需要提醒考生的是,简单不一定能得高分,从往年的阅卷经验看,简单题往往评分标准严格,细节不可忽略。
诗歌阅读题是唐诗,选取的储光羲的《咏山泉》,题型包括分析句子、品格和作者的情怀,是常见题型。默写题也与往年相似,选取的是论语中的句子,考生在初中时便学过,并不难。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几乎都涉及了。
语言文字运用题和阅读题,是第Ⅱ卷中的另外两大题型。今年,这两个题型的取材和问题设计稳中有变。烟台一中的胡秋香老师表示,语言文字运用大题中,16题是排序题,17题是图表信息概括分析题,18是改写题,这个题应用性较强,尤其是17、18题,针对现实、针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能够考察出学生概括分析以及语体选择和运用的能力。现代文阅读第一篇依然是小说,第二篇的取材则变了,往年通常是访谈、人物传记、人物通讯方面的素材,今年则选取了一篇科技探索方面的通讯。
作文转向关注自我
不适合写议论文
今年,我省的作文题目是《这世界需要你》。要求考生自定立意,写一篇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老师们表示,这个题目适合写记叙文或者散文。这对于写惯了议论文的考生来说,有些难以把握,不少考生下笔时难以抉择。
胡秋香老师认为,这个作文题目与往年不同,不再要求考生关注社会,而是转向关注自己,关注自我认知。这个主题的作文,用记叙文和散文较容易表达,可以用自己曾经颓废、悲观的往事为例;但选择议论文的话,则难以表述。
孟祥文老师也认同这一看法。他觉得,今年的作文比去年难写,尤其是“文体特征鲜明”这一条不好把握。这个命题的作文,确定文体困难,如果写议论文,难以表达自我感受,所以纯粹议论文不太可取。他认为可以选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向散文形式倾斜。但考生练习散文较少,这个文体又不太容易把握,所以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在审题上,孟老师认为应该突出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和体现,要注意人称。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意思,但是可以用反面的例子来证实。
YMG记者 李凤
语文试题难易梯度明显 好学生应该拿到120分以上
解读老师:烟台二中高级教师姚云照
昨日11:30,高考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就高考首个科目语文的试题难度情况,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部分考生,并邀请烟台二中高级老师姚云照第一时间给本报进行了语文试题的整体解读。
考生:要想答好不容易
7日上午,11:30,高考首场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11时32分,烟台二中考点走出第一名女考生。这名考生叫张晓红,来自烟台四中高三11班,她微笑着告诉记者:“试题不难,感觉答的很顺手。”从随后步出考场的考生反应看,语文试卷难度适中,多数内容都在复习范围之内,但也有不少考生表示要想顺利答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选择题,感觉拿不准。
姚老师表示,从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看,很多内容在平时复习中有见过类似题型,没有新题型出现,难度不是太大,没有所谓的偏题、怪题,但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梯度还是很明显的,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很有技巧性,在这种试题中,各方面学习能力强的考生还是很容易脱颖而出的,好差学生容易拉出差距,试题整体看出的非常好,考试类型都在平时的复习、模拟训练范围内,均紧扣新教改的要求。从作文题目来看,今年是命题作文《这世界需要你》,2007年高考是命题作文,要求文体鲜明,但想写好也不容易。
虽没有新题型,但考查方式很新
姚老师表示,第一卷36分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是字词音句的考查,这部分题,对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都是容易拿分的,但必须基础扎实,答题要细心,因为平时的训练非常多。但有个别考生表示:“选择题拿不准,这说明考生的水平的确欠佳,有个句子让选合适的词语,如“在父亲()的中,明白了什么?有的考生却选了在父亲的(闲言碎语)中,这明显是个错误,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是贬义词,这说明基础不扎实,而不是题本身的问题。””
今年语文的第16题考查了给句子排顺序,主要是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这种考查方式在2007年考查过,也是考查的基础,且在平时训练中都想到了,所以考生能够应对。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词语题等都是常见词语,语境也好理解;翻译题没有难度。
在二卷中,考查了诗歌《咏山泉》的填空题,去年高考语文试题也考查了诗歌,这几年,诗歌这类题材的考查内容比较集中,今年的诗歌表现手法和去年的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类型的,考查考生的语言赏析能力,通过给出诗歌中的两个诗句,还有语言文字的应用题,重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问题是让考生在读了诗歌后,诗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和平时复习的套路都是非常吻合的,只要考生在平时认真复习到了,对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把握不会偏移。
试题难易梯度明显
好学生拿到120分没问题
今年语文试题题型上看似和往年差不多,试题的难易程度也很适中,但有几个题的考查还是非常巧妙的,形式很新颖。如今年有个图标题,考查的是“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采用填空的形式考查,这个题目的考查新颖,考查的是网络语言也很具有时代性,考生看起来可能觉得很新鲜,但必须好好思考后才能答好。
还有一个是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给出一段话在意思不变的情况进行改写,以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口气来改写成适合小孩子听众的特点,这个题文采好的考生就容易得高分。
今年的阅读理解依然是小说,这个也是近几年高考比较流行的一种考查方式,问题是:如标题的用意、人物形象的特点,这都是小说题材的阅读理解常用的考查形式,复习时也都是经常训练的内容。小说的考查,对于倡导学生多阅读是一种导向,博览群书的考生肯定得高分,从试卷的整体上,好学生拿到120分以上没有问题,如果作文出彩的话,130—140的高分考生也应该出现。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这世界需要你》——作文选择记叙文和散文更容易发挥
点评教师:姚云照(烟台二中南校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
今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目是《这世界需要你》。要求考生自定立意,写一篇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昨日,烟台二中南校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对此进行解析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选择记叙文和散文能容易发挥一点。
姚老师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命题作文,近几年来,多是给新材料作文,或者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非常重要,它和给材料作文还不一样,材料作文可以从材料中寻找审题的依据,便于考生确定作文立意。”
命题作文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考生必须认真考究,今年作文《这世界需要你》,要求文体特征鲜明这句话非常重要,可能有些考生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都会觉得有话可说,可如何说,如何立意表达是这个作文的关键,从这个作文题目看,选择记叙文、散文可能好一点,议论文有点难,容易陷入空话连篇的状况。所以,考生写作时必须做到文体特征明显,最忌讳四不像。
从这个作文题目看,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让社会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每个人都应该自尊、自爱,争取实现自我价值,反过来,作为生命个体,也应该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善待生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人可以没有车、没有房,没有钱,但不能不看重自己,内心必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东西。这个世界需要你,这个“你”最好是用来指自己,而不是当别人遇到自杀、人生消极的时候,只用来劝慰别人,这个用来给自己的定位:“这世界需要我,我对这个世界有用,这是倡导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果考生把握好这个立意,得高分作文不难。”姚老师对今年的作文题目给予高度评价:“这个题目很棒。”
YMG记者 李京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