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八旬老人十倍偿还51年前债务

(2011-05-13 09:46:41)
标签:

王世平

高疃镇

老王

老柳

柳跃松

诚信

情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wbr>八旬老人十倍偿还51年前债务

淳朴的王世平家中墙壁斑驳

 

    几天来,福山区高疃镇南村82岁的柳跃松心潮难平,四十多年杳无音讯的老战友王世平给他送来5000元钱,以偿还1960年跟他借的500元。

 

 

    与他心潮难平不同的是,83岁的王世平心情却平静了,记者昨天看到他时,他坦然地说:“古语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如今把债还了,也算了却了我51年的‘心债’。”

 

    半个世纪前,为了孩子欠下“巨债”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王世平家里,老人敞开心扉,向记者讲述了埋在他内心深处的一段“心结”。

 

    1960年,王世平和战友柳跃松一起从部队转业到烟台。当时,老王和妻子育有两子,因奶水不足孩子们饿得嗷嗷哭。听同事说买头奶羊挤奶喂孩子很划算,他每月工资只有40元,日常开销都很拮据,哪买得起羊?无奈之下,他找到了战友柳跃松。老柳二话没说,借了500元钱给他。

 

    “那时候生活艰苦,500元是笔‘巨’款。”老王说,按那时的条件他还不上这笔债,战友也明白他的处境。战友心照不宣,他心里也一直过意不去。

 

    几年后,战友回了老家,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失去了联系。此后的几十年里,虽然生活也过得不富裕,但老王一直记挂着这笔债。“这不单是钱的事,这里面有朋友的情谊。”老王说。

 

    “每月就是从牙缝里抠,也要省下钱来放抽屉攒着,雷打不动。”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老王努力攒钱。他琢磨着,还500元肯定不够了,他决定攒够5000元还给战友。

 

    开始攒钱还债了,王世平也开始打听战友柳跃松的音信,但几十年来都无功而过。

 

    久别重逢,十倍偿还51年前的债

 

    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老王碰到了战友老柳的老乡,并打听到了老柳的下落,他当即拨通了电话。

 

    “我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老王。”柳跃松告诉记者,老王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光顾着高兴了,根本没想当年借钱的事。此时的老王已是风烛残年,右腿肱骨头坏死,行动不便,第二天,他就到老王家里去看他,战友重逢,两人是老泪纵横。

 

    “前一阵子,老王给我打了三遍电话,非要到我家来还钱。”老柳说,前天,老王带着5000元钱,坐出租车到他家里来还钱。见老柳拒绝,老王急了,老柳无奈,就抓一把,说这事就两清了,不准老王再提还钱的事。

    事后,老王一点手里剩下的钱,老柳只拿走了1000多元。

 

    “一文钱可以难倒英雄汉,借债还钱、诚实守信,这是做人的本分。”王世平平静地对记者说。(YMG记者杨诗星 韩云全 柴向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