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生亲历日本大地震 赞日本楼房建筑质量

(2011-03-28 10:13:41)
标签:

烟台

日本大地震

建筑

物资

亲历

杂谈

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10328/00248cfb814f0efa12081c.jpg

宋承涛(左)

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10328/00248cfb814f0efa12091e.jpg

塔吊从天而降穿透大楼

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10328/00248cfb814f0efa12091d.jpg

塔吊从天而降穿透大楼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时,他在东京。

    3月26日,他在烟台讲述“震”时经历。

 

    淡定:震时东京秩序井然

 

  

    26岁的宋承涛从烟台二中毕业后,在国内念了专科,两年前到日本东京福祉大学专攻语言。昨天,他讲述了自己震时在日本的经历。

  

    宋承涛是一个非常帅的小伙子,为这次邀请,他还特意准备了课件,在课件的最开头,他写着这样的话:“出国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的,出来有段年头的我也没有觉得出国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出国以后,我们每个人都很了不起。如此说是因为,我们有着其他人不能体会的辛酸苦辣,也看过和经过太多气愤无奈。可是从来不愿说起,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故事,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的故事太多,已经不再为此大惊小怪,或者应该说,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想如何诉说了。”他说,这是很多留学生博客都贴着一段文字,以此自勉。

 

    宋承涛在东京念书,租住了一个中国人的房子。地震发生的3月11日,他在家里。房子摇晃得很厉害,他和同屋赶紧跑了出去。之前日本发生过神户大地震,中国的留学生之间都在传说,日本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房子一晃,最害怕的可能就是中国的留学生们。

 

    跑出房子之后,街面上看到的日本人倒是镇静而坦然。宋承涛站在家门口看到路上行走的日本人神色如常,有人在继续手头的工作,有人照常赶路,他的内心也一下子平静下来。到下午两点多时,余震不断,往外跑了几次后,宋承涛也累了,干脆坐在屋里不出来了,后来也没什么事儿。

 

    在日本,家里的煤气管道一旦遇有地震,会马上自动切断供应,这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地震当天晚上,因为家家户户都没有煤气,饭店成为最热闹的地方。宋承涛的朋友们去街上找饭店,看到很多饭店门前排着长队,队伍安静而秩序井然。

 

    晚上七点钟时,东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也因为地震临时关闭,这主要是考虑用电的问题和地震带来铁轨扭曲可能发生事故。出行的人们多半选择开车,本来以为街上会很堵,但令人吃惊的是,虽然街上堵了很多车,但没有一辆鸣笛的。大家都坐在车里安静地等,偶然等的时间太长了,司机会下车互相交谈一下,但声音很小,“几乎感觉不到马路上停了几百辆车。”宋承涛说。

 

    超市:每人只买够喝的水

 

    3月13日,震后第三天,宋承涛去东京的东极百货买日用品。此时网络上已经流传了很多日本超市被抢购一空,货架上空空如也的照片。宋承涛感觉这是媒体的炒作。真正逛百货公司时,很少看到有像中国人抢盐那样,一箱一箱往回搬东西的人。即使是最为紧缺的水,大家也只是按家里的人头买,一家三口人,就买6瓶水。卖得最空的是熟食品,因为没有煤气做饭。

 

    宋承涛在这天接了好几个妈妈从烟台打来的电话,原来妈妈看了新闻,以为日本真的买不到吃的了,非常担心。宋承涛觉得挺好笑的,超市里缺实空了很多货架,但超市方面会贴出公告,大意是,货物卖光不是因为抢购,而是部分商品进不来货,大家不用担心,过一段时间会恢复。而像面包等超市自供食品,天天都可以买到。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百货公司或是超级市场,都有一个“防灾用品”专卖区,其中的地震包是一个用经过防火处理的聚酯材料制作的背包,里面备有最起码的日常用品,一旦灾害发生,就可立刻带上它疏散到安全处。背包内有各类用品27件,其中包括饮用水装运桶、罐装压缩饼干、罐装面包、矿泉水、手电筒、电池、蜡烛、火柴、防滑手套、棉毛巾、塑料袋、便携纸巾、开罐刀、护创膏、药棉、三角巾、绷带、棉花棍、剪刀、小钳子、镊子、塑料布、绳子、防尘口罩、急用哨子、摇动发光灯、固体燃料等。日本的国民教育对于防灾方面有着全方位的教育方式,这让每一个日本国民在面对灾害时表现出的冷静都让人感到钦佩。

 

    宋承涛租住的是中国人的房子,地震后,房东打电话过来问了一下他的情况,是否安全。而租住日本人房子的同学待遇则大不相对,房东去超市买水和面包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份,“几乎日本的房东都会这么做。说地震中日本人表现冷漠,我倒不这么认为。”

 

    安全:60层大楼安然无恙

 

    日本的地震通报系统十分快捷。宋承涛自己用的IPHONE手机有一个专供日本的地震软件,地震发生后几分种,就可以显示哪里发生了多少震级的地震。日本政府也会在震后几分钟给所有手机用户发短信,告知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是否有海啸伴随。当地的电视台对地震情况的报道跟进十分及时,不过宋承涛家里没有电话,通过手机短信和软件,对地震情况掌握得也十分及时。

 

    让宋承涛最佩服的是日本房子的质量。在东京池袋有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叫太阳城,楼高60层,日立等大型公司的总部有不少设在这里。地震发生后,他路过太阳城,发现这栋大楼毫发未损,只有不知从哪里掉下来的一个塔吊穿墙而过。在日本,高层建筑都必须抗八级以上地震。

 

    离开:机票贵过平时7倍

 

    震前,宋承涛和同学订好了机票,去北海道附近玩。虽然发生了大地震,但他们并没有改变出游的计划。倒是烟台的父母不断打来电话,一遍遍催他回去。宋承涛只好退掉了去北海道的机票,准备打道回府。

 

    3月15日,日本所有的航空公司已经买不到回国内的机票。正常回国往返机票和路费一共用不到3000元,可当时的票价已经数倍于此。航空公司没有调价,很多票价是被当地中国人炒高了。宋承涛的爸爸后来从国内订到了3月16日福冈飞往大连的机票,价格是4000元。宋承涛从东京飞往福冈,花了3200元。因为没有有轨电车,他和同学们只能打车去机场。日本的出租车价格昂贵,因为家家户户有小轿车,很少有人打车,但对他们而言,这在当时是唯一可选的交通工具。

 

    坐在车上的宋承涛看着计价器一次次地跳表,感觉自己的心快跳出嗓子眼了。日本的出租车计价器非常严格,每288米跳一次表,一次相当于人民币7元。朋友开玩笑说,在日本想害一个人,就让他请你坐出租车。从东京到羽田空港,不到半小时的路,他们花了1000多元的出租车费。算下来这一趟回国花了几乎七倍于平时的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