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农村新型社区755个,完成计划的167%;投入13.2亿,改建中小学校舍158.1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5563套……”日前,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2010年为民服务实事完成情况的通报》。记者获悉,涉及农村住房改造、家电以旧换新、道路安全设施等绝大多数实事超额完成计划。其中,整村改造项目257个,受益人群达11万户,完成计划的324%。
实事1: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全市新建农村新型社区755个,完成计划的167%,其中,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43处,建成农村精品社区55处。福山区、牟平区农村新型社区覆盖率达到91%和88%,其余县市区覆盖率均达到60%以上。
实事2: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按照高于当地一般建筑防震标准的要求,各县市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展开,全市共投入资金13.2亿元,累计改造建设中小学校舍158.1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15%,其中69.2%的工程已完工。
实事3:
搞好农村住房改造和经适房建设
全市累计完成或启动整村改造项目257个,涉及村庄365个,累计在建及完工11万户,完成计划的324%;改造农村危房1.05万户,完成计划的131%,其中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409户,完成计划的102%;新建经济适用房5563套,完成计划的111%,组织供应经济适用房4109套,为953户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保障。
实事4:
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
新纳入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村(居)1835个,完成计划的144%。全市累计有2991个村(居)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覆盖率达到59%,超出年初计划29个百分点。
实事5:
扎实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业务
全市设立家电“以旧换新”业务回收销售网点487个,完成计划的162%;回收旧家电和销售新家电40.4万台,完成计划的505%;新建改造旧物品回收站点507个,完成计划的101%。
实事6:
规范整合市区生活服务资源
烟台市生活服务网络中心于2010年5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7月1日通过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验收。已整合规范市区生活服务类企业2230家,完成计划的112%;培训生活服务人员2500人,完成计划的125%。烟台市生活服务业协会筹建完毕,正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实事7:
建设烟台市旅游集散中心
烟台市旅游集散中心于2010年4月24日正式对外营业。共设立游客集散点8处,完成计划的100%,设立服务代办点134个;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旅游信息咨询、代订服务205万人次,完成计划的102%;组织散客旅游31万人次,完成计划的103%。
实事8: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全市新增道路中心隔离护栏205.5公里,完成计划的166%。其中城市道路77.5公里,完成计划的118%;公路128公里,完成计划的220%。新安装信号灯102处,完成计划的159.4%;安装各类交通标志2676面,完成计划的302.3%;更换信号灯组179组,完成计划的120%;施划交通标志线96.2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15%。建成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服务中心7个,完成计划的350%;建成基层事故处理岗位交通事故法律援助中心18个,完成计划的120%;建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室10处,完成计划的167%。
实事9:
建设公共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
烟台市公共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与2010年8月10日正式启用。已建成公共自行车投放点130处,投放公共自行车6800辆。
实事10:
改善市区居民生活环境
街巷市政设施改造工程,完成新海阳东街等77个点位的街巷市政设施整治任务。累计整治道路11.16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27%铺装人行道板2.9玩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09%;安装路灯222套,完成计划的214%。旧楼“平改坡”工程,改造市区旧楼1.1万平方米。烟台火车站新站南出口地下过街通道工程,正在完善规划设计方案,预计2011年3月开工建设。
附:2010年十件服务实事
1、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2、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3、搞好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和经适房建设
4、加快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
5、扎实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业务
6、规范整合市区生活服务资源
7、建设烟台市旅游集散中心
8、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事故处理工作
9、规划建设市区公共自行车免费服务系统
10、改善市区居民生活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