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诸多“第一”意味着发展机会多,国家给予的创新机会多,可探索试点的东西多。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烟台一直以来将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这其中,烟台—威海组团、中国烟台金枪鱼交易中心、中韩铁路轮渡等项目,将在《规划》中亮相。
亮点一:烟台—威海组团“亲上加亲”
《规划》布局篇中指出,要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这其中,烟台和威海的这一组合尤为密切,因为威海和烟台历史上同属一个行政区域,文化、空间上接近,交流合作广泛,两市2008年签署了烟威区域合作关系框架协议,推动一体化发展,在产业协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将烟台和威海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个城镇组群,可依托现有的合作基础,充分发挥两市的产业整体优势、迅速成长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一极。
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有关人士分析,通过紧密组团,能够进一步提升烟台、威海的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统筹组团内各层次城镇的发展,加强组团内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与日韩经贸联系密切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平台和我国北方富有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区。
亮点二:渤海海峡客货滚装运输中心
港口经济已成为海洋经济中最具资源集聚能力和产业带动效益的经济群落。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港口也在《规划》中被重点提出:山东半岛要打造,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这其中对烟台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区域性能源原材料进出口口岸、渤海海峡客货滚装运输中心、陆海铁路大通道重要节点和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支线港地位,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的现代化大型港口。
记者从市蓝办获悉,烟台港西港区是烟台港未来发展的核心地区,有负20米以上水深,是中国北方为数不多的、有待开发的深水大港,其主要定位就是原油化工等,重质液体化工原料输送管道工程将于2011年建成。30万吨级油品码头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现代化大型港口。
亮点三:打造金枪鱼交易国际集散地
2009年6月,我国惟一的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在烟台开发区揭牌。金枪鱼交易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金枪鱼远洋渔业事业由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烟台金枪鱼交易中心集冷藏、加工、批发、零售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国内一流金枪鱼加工销售基地,超低温冷库一次性贮存量可达10000吨,占我国超低温冷库总贮存能力18000吨的60%,并配有1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车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超低温冷藏加工厂。
烟台作为中国主要的金枪鱼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经烟台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1~10月,烟台口岸共进口金枪鱼6644吨、货值174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6.67%和124.24%;出口金枪鱼及其产品4372吨、货值353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0.07%和154.77%,进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规划》产业篇中的现代远洋渔业部分,对中国烟台金枪鱼交易中心期望很高,提出要将其打造成为国际性金枪鱼产品集散地,建设一批海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提高参与国际渔业资源分配能力。到2015年,远洋渔业年产量、远洋渔船数量分别提高到40万吨和600艘左右;到2020年,分别达到50万吨和650艘左右。
亮点四:中韩铁路轮渡提上议程
《规划》提出:“开展中韩海陆联运汽车直达运输,积极推进烟台中韩跨国海上火车轮渡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工作。”这预示着中韩铁路轮渡将在烟台建设。
中国与韩国一水相隔,但长期以来,两国贸易航运工具主要为集装箱班轮,韩国出口欧洲的货物大部分从连云港上岸,港口倒装中间环节多、运输时间长、费用高。如果从烟台港登陆,采用海铁联运方式,可经蓝烟铁路、德龙烟铁路便捷地连接胶新、胶济、青日连、京沪等铁路,进入全国铁路网;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诸国抵达欧洲鹿特丹港或阿姆斯特丹港进入欧洲市场,是一条经济便捷的通道。
中韩铁路轮渡项目的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加快经济发展;能够进一步增加韩国经济对我国的依赖,改善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的战略性格局;能够进一步提升烟台在山东半岛、山东半岛在东北亚的战略地位,促进以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依托的中日韩区域合作实验区建设。
YMG记者 李泉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