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山东省2010年秋冬季高校毕业生制造业类就业市场暨烟台大学201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烟台举行,本次招聘会正式拉开了2011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的序幕。330家用人单位为求职者提供了近9000个工作岗位,吸引了2万余名高校毕业生进场求职。
国内名企来烟招聘
上午8时许,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离计划开场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已有不少学生提前到来,他们仔细查看招聘单位提供的信息,包括专业要求、招聘人数等等。
烟台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杜浩告诉记者,今年参与招聘会的单位地域覆盖面广,除烟台本地区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外,还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州以及省内各地市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如北京新东方外语学校,江苏恒瑞医药,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山东科瑞控股集团等。
该企业招聘负责人姜春庆告诉记者,因招聘人数早已定好,如果职数用完,遇到条件再好的学生,他们也不能擅作主张增加名额。她建议学生参加招聘会,也得赶早。
英语“门槛”提高
“小伙子,我得批评你了,还硕士生呢,连六级都没过
。”在熙熙攘攘的招聘会现场,烟台市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的曹老师正在给烟台大学研二的李伟上“政治课”。
“应聘者英语必须过六级”在他身旁的诚聘海报上非常醒目。据曹老师介绍,研究所主要涉及对外工作,与外国人打交道,所以英语必须要好,而应聘所长助理英语必须要过专业八级。“别管你什么学历,我们要求的是英语能力,给你一篇稿子你得会翻译,口语也一定要好。”招聘方曹老师说。
地域成学生选择因素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邻的两家招聘方,北京一家学校招聘老师“人满为患”,而旁边的当地一家公司招聘技术员与文秘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该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至上午10点,他们已收到近200份简历。并且,针对英语老师的应聘者,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口语考试并于当天下午1点进行笔试。
烟台大学外院的大四女生吕乔华告诉记者,这所学校有知名度,而且如果应聘的上就可以去北京发展,并且薪水很高,而且还有出国进修的机会,所以这家单位“很吃香”,竞争也很激烈。现在大学生的求职还是注重职业的身份地位,重视工作地点,更多的想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地域问题也是招聘方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济南一家集团公司更是明确表示,“有时本地户口比能力更重要”。来自广西的大四同学沈小帆对此表示无奈:“这也是我们外地应聘者的一个没有办法弥补的劣势。”但记者在应聘现场也看到,青岛一家药业集团诚聘报上写着:“化学化工类—广西、江西、陕西、吉林优先”。该负责人解释因为该企业在上述地都有分公司,所以外地应聘者也可寻找这类企业求职。
企业招聘仍“歧视”
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提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限制性要求。“男,技术员;男,销售经理。”在招聘会现场,类似这样的要求随处可见。本次招聘会女生的门槛普遍较高,济南、威海等一些招聘公司都清一色只招男大学生。
“请问我可以应聘这个岗位吗?”盯着某大型企业的招聘信息上“男性”的限制字眼,烟台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刘晓娜还是递上了自己的简历。“对不起,我们只招男生。”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拒绝,刘晓娜还是不死心地问:“请您先看看我的简历行吗?我英语水平六级,计算机二级……”听着刘晓娜滔滔不绝的介绍,工作人员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招聘负责人张海清告诉记者,该企业在全国设立了多家分公司,员工要长期外出,招聘女生不大方便。与此同时,男生的身体条件做这个工作也比较适合。“女生将来结婚生子,请假是个大问题。”张海清表示,一般一男一女过来应聘,即使女孩比男孩优秀很多,他们也不愿意录用女孩。“业内普遍有宁要‘男差生’不要‘穆桂英’的倾向”。这名招聘负责人如是说。
YMG记者 夏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