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早晨,位于红旗西路的黄金顶隧道再次发生连环追尾事故。由于恰逢周一上班,事故给很多司机平添了不少麻烦。据统计,自9月中旬以来,已有60余辆车在黄金顶隧道内发生追尾事故。
上班首日事故频发
上午8点40分,记者赶到黄金顶隧道时,追尾车辆已经被交警及时移到隧道西口。从主车道上遗留的一些车辆保险杠等碎片和刹车痕,可以看出追尾事故并不是很严重。
目击者刘先生介绍,事故大约发生在8点左右,恰逢上班高峰期。一起事故发生在主车道上,5辆车先后追尾,另一起发生在超车道上,3辆车追尾。
谈起追尾,刘先生仍记忆犹新,因为9月16日的39车连环撞,他的爱车也“受伤”了,“我现在每次经过黄金顶隧道,都格外小心,开大灯,减速,与前车保持有效距离,但是过往的车辆还是太快了。”
警示牌效果不明显
随后,记者来到隧道北侧西口,5辆追尾车辆在路边一线排开。事发时,处在第一位置的是一辆白色海马轿车,由于突然被撞出去3米远,司机刘女士的腰闪了一下,“当时着急上班,前面的车突然停了,我赶紧踩住了刹车,没想到后面的没踩住刹车,撞了上来。”
在现场,交警已经给5位车主开好了快速理赔单据,只等保险公司来了。虽然撞得都不是很严重,却耽误不少事。
由于连环追尾事故频发,9月底,交警部门已经在全市范围的隧道入口处,设立了29面“隧道开车灯标志”。但是,记者在隧道内观察了10多分钟,开启大灯的车辆屈指可数。
交警三大队民警解释说:“进入秋季,早晨光线刺眼,驾车驶入隧道光线骤然变暗,由于反差过大,驾驶员尤其不适应,适应时间很长;而下午4点后光线特别弱,进入隧道内,光线变得更弱,更难看清隧道内的情况。而且,现在新购车辆大增,新手很容易手忙脚乱出问题。由此,广大驾驶员应该熟悉‘隧道开车灯标志’,并在进入隧道前开启车灯。开启前照灯,能方便驾驶员观察前方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而尾灯开启,也能提醒后面车辆驾驶员保持车距,从而有效减少因为光线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
“魔咒”破解要靠司机自身
据不完全统计,9月中旬以来,在黄金顶隧道内发生的追尾事故至少殃及到60余辆车。经过本报的连续报道后,不少驾车过隧道的司机开始格外小心,但是追尾事故还是未能避免。
虽然在马路上的追尾并不少见,但隧道内的连环追尾似乎更让人揪心。有的读者表示,每次驶过千余米的隧道都提心吊胆,生怕发生追尾。关于黄金顶隧道安全行车,很多市民已总结出不少经验:不要开快车、不要随意变道、不要靠得太近、有关部门安装监控严厉监管等。论坛上的一位热心网友甚至拿出了调研报告,他特意绕道走了几趟,对车流、路况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我们可以转告一下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在经过隧道时多一点小心,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的安全意识都提高了,追尾事故就会越来越少。对于司机来说,路过此地,一定要控制速度,把自己的爱车时速约束在60公里之内,只要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黄金顶隧道事故频发的“魔咒”终将被打破。
从“黄金顶魔咒” 探讨红旗路堵车症结
“黄金顶隧道连环车祸频发,不单是一个黄金顶隧道的事,应该放大到整条红旗路甚至整个市区交通来分析原因。”昨天,市交警三大队警官王建说。
芝罘区隧道很多,红旗路则是隧道最为集中的一条重要东西交通要道,西面有黄金顶隧道,中间南山隧道,东面还有一个魁星楼隧道。事实上,这三个隧道内都曾发生过连环撞车事件。
“随着六区的进一步融合,大烟台轮廓日渐清晰,莱山作为全市的政治中心,有大量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入驻,许多在开发区、福山区居住的人要到莱山去上班,以前通过南大街和北马路走的人,随着红旗路三条隧道的开通,都选择从这里走,直接造成这里的拥挤。”一位家住福山区的市民说。
特别是黄金顶隧道开通后,福山区永达街直接联通红旗西路,穿越黄金顶隧道即进入芝罘区,相对于南大街来说,红旗路同样宽阔,而且距离更近,开始的时候车辆稀少,所以人们更加喜欢走红旗路,大家都抱着这个心理,导致现在红旗路的交通压力大大增加。
同样,红旗路东面魁星楼隧道的开通,在大大分流了南大街和北马路的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红旗路的交通压力,这成为三条隧道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红旗路三条隧道附近学校集中。黄金顶隧道东侧是鲁东大学,有数万师生,附近有上尧小学;沿红旗路再往东走,烟台双语实验学校和塔山小学及两处幼儿园;魁星楼隧道西侧十字路口的南侧不远处,就是双语实验中学。每周一早晨和周五下午,大量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学,不仅进一步加重了红旗路的交通压力,还由于乱停车、调头等因素,导致红旗路交通不畅。
交警建议:红旗路一路串起三条隧道,隧道内外本身就容易堵车,隧道口又集中了大量学校,更容易造成大面积拥堵,也就容易引发车祸。提醒市民出行设计合理路线,尽量避开学生上学高峰。
YMG记者 李泉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