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MG时评:学校向家长借钱,让人哭笑不得

(2010-10-22 09:22:16)
标签: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YMG时评:学校向家长借钱,让人哭笑不得

  廊坊市某中学发《家长信》,向每名学生“借款”200元,用来配备多媒体设备,在学生毕业时归还,并统一开具借条。有学生反映班主任表示“如果不借,就停课”。校方受访表示,此举系学校资金周转不开所致,完全自愿,无停课一说。(10月21日《新京报》)


  学校向家长借钱,家长即使一百个不愿意,但苦于孩子在人家手中,况且数目也不是很多,因此,很可能还要强装笑脸地送钱上门。这不啻为一种被包装了的乱收费,有关部门在问责学校的同时,也应该深刻反思日常管理和经费使用监督等方面疏漏。


  公办学校的设备添置,应该首先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然后再由主管部门向财政申请。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所谓的“学校添置新设备应自筹资金”,纯属信口开河,愚弄视听。试问,这是哪条教育法令所定?


  一般情况下,年初各级财政的教育预算,都是完全可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而廊坊某中学为何会出现资金周转不开现象?正常的办公经费,都用到哪里去了?是否存在着寅吃卯粮、弄虚作假的公款挥霍问题?既然现在周转不开,那学生毕业时,就一定能周转开吗?要是届时依然周转不开,是否意味着借条就成白条了呢?


   前不久,河南孟津县的一些中小学校规定部分学生自带课桌椅。而早在2006年,河南省就曾安排6亿元专门解决课桌问题。为何政府专项资金拨了那么多,到头来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呢?说到底,还是基层教育部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跑冒滴漏。而廊坊中学的借钱,与孟津县的自带课桌椅,实属异曲同工。


  近年来,中央对教育乱收费的整饬力度一直强硬,很多基层学校不敢明目张胆地乱收费。但是,长期形成的乱收费惯性冲动还在,尤其是难以割舍乱收费带来的各种利益,于是乎,一些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做法,便开始蠢蠢欲动甚至蔚然成风。廊坊中学的借钱之举,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学校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收费,是借钱,而且还白纸黑字,好借好还。最关键的是打着增加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的幌子。即使有关部门追究起来,学校完全可自圆其说。


   学校本是传播社会良知和公德的基础平台。在诚信资源逐渐消逝的社会危机下,学校还如此圆滑投机,着实令人不解和伤心。对此等不良教育现象的问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起不到长期之效的,只有从根本上构建一些制度性防范监督措施,切实保证每一分教育经费的使用,都置放在阳光下。如此,向家长借钱的荒唐事,才会逐渐匿迹。 YMG 丛晓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