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时评:节能减排岂能搞突击

标签:
突击烟台万华二氧化硫排放能耗香板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在2010中国烟台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烟台万华集团生产的“零甲醛禾香板”以其环保、健康的优势,倍受市民青睐,因为禾香板是采用农作物秸秆MDI复合成的,非常“节能减排”。据悉,我市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也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四年完成与省政府签订万元GDP降耗责任目标的地级市。
“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了单位GDP能耗在五年内要降低20%、二氧化硫排放减少10%、化学吸氧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目标。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节能减排达标检查的最后关键时期。如此境遇下,一些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显得更加严峻。但他们平时不重视,临时抱佛脚,不惜下达行政命令,如有些地方拉闸限电,甚至直接让企业停产,以此“突击举动”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这显然是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误读。
有关统计显示,在“十一五”的前四年中,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不过,由于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过快,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不降反升0.09%,全国有7个地方单位GDP能耗也出现上升。这就使得今年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必须完成降耗4.48%的目标。可,节能减排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岂能搞突击?殊不知,“十一五”的五年伊始,国家就对节能减排提出了目标和任务,而一些地方为何不提早行动,非要到扫尾阶段进行猛攻?一些地方政府,面对节能减排任务忍痛割爱,宁愿“得罪”经济支柱和利税大户也要对他们拉闸限电。实际上,类似这样的狠招突击,正折射出某些部门在为以前的“不作为”。如此前期松懈,后期发力的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严重相悖。
节能减排,采取运动式或一刀切搞突击,并不可取。一些地方的强制性铁腕措施,因其短时间内形成高压态势,很容易导致那些并没有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以及无辜的老百姓,遭遇“池鱼之殃”。比如一些城市,就将居民用电乃至医院用电也纳入限电对象,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普通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纵然,狠招和猛料会让节能减排任务短时间内有所体现,但要知道,节能减排并非突击战、闪电战,而应是持久战、攻坚战。换言之,靠突击的所谓政绩,都经不起考验,很容易陷入“风一过,就迅速反弹”的泥淖。
节能减排,功夫应下在平时。五年的“大考”结果很重要,中间实实在在的“小考“、“中考”同样重要。临时突击并非节能减排的初衷,建立一套相关的完整的长效考核机制,才是摆在面前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