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日夜20时许,一位家住牟平的老人不幸失足落入烟台大学三元湖内,路过的大学生合力将其救起,并协助民警帮其找到了回家的路。
老人夜晚落水
“当时我正好路过三元湖,忽然听见‘嘭’的落水声,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可能有人落水了。我就马上跑到湖边,看到一个老人在湖水里挣扎。比我先赶到的同学已经在旁边找了一段绳子,绑在老人的手腕上,他们几个人就合力把老人拉了上来。”目睹救人全过程的李同学告诉记者。
当晚20点左右,外面的天很黑,老人落水的地方是一个阴暗的角落,没有路灯。那里路面也很窄,离三元湖很近,老人可能是因为不熟悉路而失足落水的。
湖水不是很深,但因为老人个子比较矮,所以水都没过了他的胸部。当时气温太低,老人在水里已经有昏迷症状了,手脚都不听使唤,身体也在逐渐下沉。
同学们担心这样下去老人可能会撑不住,抓紧时间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拉上岸,有几位同学的衣服也湿透了。
众学子齐救援
救人的那几位同学因为有急事,所以嘱咐旁边同学照看好老人,便匆匆离开,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周围的同学也赶忙行动起来,有的拿出手机拨打110,有的回寝室去取干燥的衣物。“当时气温很低,也就10度左右吧!有的人都穿上羽绒服了。这位老人全身衣服都湿透了,鞋也掉进了湖里。赤脚站在那里,身体一直冻的发抖,站都站不稳。我们两位同学一左一右搀扶着他,不停地搓揉老人冻僵的双手,想给老人一丝温暖。老人的手中紧紧抓着那根用来救他的绳子,我们急忙四处给老人找衣服,想给他换上。”一位在场的女同学跟记者说。
爱心接力传递
110民警赶到现场,看到老人冻得发抖的双手,民警先让其坐在警车中休息。但接下来的事情可愁坏了在场的所有人。老人的神志开始出现模糊,说话含糊不清。
民警和大学生连续问了无数遍其家庭住址,得到的只是几个听不清的词语。大学生看见其上衣兜有一张纸条露出,就小心地拿出那张被水浸湿的纸条。大家打开一看,惊喜地发现上面有一张电话号码。警察于是拨通了那个号码,对方称自己是北京的,在烟台没有亲戚朋友。同学们又翻看他的衣兜,再没有任何有个人信息的东西,这条线索又断了。民警只好联系总部,询问莱山区有没有寻人报失的。总部回复说只有一个报走失的,只不过是个老太太。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时,一位姓宋的同学站了出来,他说自己是烟台本地人,可能会听懂老人说的什么。于是,宋同学进入警车和老人耐心的交流,先是安抚老人放宽心,保证会将其送到家人身边。然后询问老人的住址和姓名,并将耳朵凑到老人嘴边,以便听得更清楚。十几分钟后,宋同学终于听清了老人说的话。兴奋地对民警说老人是牟平南关人,名字的发音好像是“骆福兴”。
民警赶忙联系牟平警方,证实确实有位姓骆的老人走失,70多岁,和这位落水老人的特征基本一致,大家十分高兴,民警随后开车将其送回。
警方介绍,天气变凉以来,已有多位老人走失。上了年纪的人记忆力较差,一不留神就容易走失,家人一定要照看好,以免发生不测。家人要在老人身上留下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民警帮助老人尽快回家。
YMG记者 何晓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