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MG时评:背水上学,饮水费都用到哪里去了

(2010-09-26 15:12:59)
标签:

少儿

昆明

饮水费

义务教育经费

饮水问题

教育

分类: YMG时评

YMG时评:背水上学,饮水费都用到哪里去了

  有关部门严禁将饮水费等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言外之意是在强调,饮水费应该由学校承担。而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尽管不收费了,却让学生自带饮水。这种断章取义,生搬硬套,与教育的公益和高尚委谬以千里,委实令人纠结和气愤。相信在舆情倒逼下,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但是,这种曲解甚至是故意与政府利好政策唱反调的办学行为,在很多基层屡见不鲜,值得有关部门关注和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生在校的饮水问题,跟教师的饮水问题一样,都属于正常的办公经费支出,都由相关财政全部承担。学校以任何名目收取的饮水费,都是违法之举。学校在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前提下,让学生喝上洁净保温的饮用水,本是分内之事,没有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失职渎职。其次,如昆明这些中小学,让学生自带水,这就意味着办公经费中的水费,没有切实用到学生身上。那么,这笔饮水费究竟用到哪里去了,是否隐藏一些腐败猫腻,亦是一个必须彻查的问题。


  众所周知,尽管素质教育呼喊了多年,但现如今中小学生的书包,依然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再让他们每天灌一大瓶子水背在身上,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此外,自带水,由于温度、环境等方面原因,很容易被污染,从而喝坏学生肠胃,是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昆明中小学的自带水现象,折射出当前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义务教育收费稽查力度的加大,很多基层中小学不敢打学生腰包的主意,但乱收费的惯性冲动和利益驱动都存在。于是乎,一些学校头脑一转,计上心来。明里彻底摒弃了乱收费行为,暗里开始在很多服务环节上揩油,比如说,饮水费、供暖费、课桌维修费等等。这些事项,政府都是全力保障的。很多时候,学校要钱的时候精神抖擞,但要来后能否花在刀刃上,就另当别论了。前不久,河南孟津县一些中小学校规定,部分学生自带课桌椅上学,而河南省曾安排6亿元专门解决课桌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无论哪个领域的违法违规之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固然能起到一定震慑和警示作用,但并非长久之计。对于如昆明这种背水上学现象,有关部门的问责决不能滞后和手软。同时,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可操作性的义务教育经费监督和预警体制,亦应该尽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YMG记者 丛晓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