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时评:清退“单招生”学籍,折射了什么

标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新京报》清退单招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高校通过“单招”这一特殊政策,与官员和企业高管各取所需,已经形成了一条稳固流畅的合作链条。在此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高调裁生,毫不给官员和企业高管面子,其维护治学公平的精神和勇气值得尊重。有些遗憾的是,其首善之举,能否引发择善而从,还是个未知数。
“单招”在很多高校畅行不衰,至少折射出两个诟病已久的社会话题。第一,从上世纪末开始,高校进入跑马圈地、疯狂扩招的虚热时期。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招生、收费、基建、科研项目申请等主要事务,首先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支持,假如没有得到行政许可,一切想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俗话讲,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当越来越多的行政权力和企业资助渗透到高校办学体系中时,高校以文凭作为反哺手段,大家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学历在官场中还很吃香。现代政府的官员,需要高素质,但高素质和高学历是两个概念。事实充分证明,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式领导干部,并不称职。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矛盾多发的现阶段,判断一个官员是否称职,应该围绕廉洁、高效、务实这些执政要义展开,而将学历置放在提拔重用的关键要素之中,本来就是一种滞后的理念。实质上,很多官员通过单招获取的第二学历,充其量就是一张纸,自身什么都没学到。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高校的硕士点、博士点等资源有限,现如今,企业高管和官员凭借特殊政策挤占名额,对于那些有心求学但苦于得不到机会的学子而言,就是一种教育不公和资源浪费。同时,让教授成天在权力圈和金钱圈中打转,也会逐渐消解他们的治学风骨,从而衍生出很多潜规则。
鉴于此,清退那些混学历的官员和企业高管,固然很有必要,但如何思考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YMG记者 丛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