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时评:辞职陪读10年,是“真正的好爸爸”吗

标签:
孙生龙泰州《扬子晚报》孙同同好爸爸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孙生龙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和坚定,值得尊重。但试想一下,要是最终孙同同依然一事无成,面对负债累累的家庭,以及众多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孙生龙将情何以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本能心理可以理解,为此孤注一掷,就有点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天赋和快乐,值得商榷。
百善孝为先。尤其是知识分子,自古都是孝悌仁义的典范。作为原本混得不错的知识分子,孙生龙为了培养女儿毅然辞职,致使年迈的父母只能重新扛起锄头,土里刨食,自己养老,这就是一种不孝。而将养家糊口的重担推给妻子,致使妻子连块手机都买不起,全家人更是很少打的以及外出吃饭。一切的落魄潦倒,都只因孙生龙望女成凤心切而致,这是一个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应该做的吗?
从社会效益和价值的角度来看,孙同同成为一个音乐才女,那又怎样?无非是可以赚更多的钱,享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这种成功某种意义只属于自己和家庭。尽管也属社会精英,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之一。但是,她本人身上的精神光环,并没有多少亮度,远没有那些默默无闻执教乡村讲坛的代课教师、在边防哨卡栉风沐雨站岗放哨的解放军战士高尚、纯洁、伟大。说孙生龙的育女价值取向存在着狭隘和物欲,毫不为过。
西谚有云: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为人父母者,不但要在物质层面给予子女天使般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天使的纯真和快乐。那种强硬地将主观夙愿和期望加在孩子身上的家长,某种意义上讲,是残忍甚至病态的。
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人生之路,哪怕到头来都是些平凡之辈,但是他们的心态健康向上,他们的生活充满欢笑,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真谛,也是家长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当每一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幸福的成年、安逸的晚年,社会的和谐因子也就遍地开花。如孙同同这种为成才历尽艰辛、费尽心机的案例,尽管不乏一些励志光彩,但过程充满痛苦和纠结,是对人性和人生的一种曲解,家长们不宜对其崇尚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