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台时评:公共秩序折射文明品位

标签:
公共秩序引导员烟台新烟台时评杂谈 |
“请大家到这里排队好吗?按次序上车。”清晨,一辆9路车缓缓驶进站点,两名佩戴“文明乘车引导员”红袖标的人向乘客倡导着排队乘车。在“红袖标”的引导下,众乘客很快排成了一条长队。(详见8月20日《烟台日报》2版)
一抹“红袖标”,化成流动风景线。“文明乘车引导员”这一个“角”,折射的是港城烟台井然有序的一个“面”。城市公共秩序,是检验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能照出每个人的“德行”。在港城,这样的文明镜头随处可见——市民们有序乘车,司机们循章行车,人们不乱穿马路不乱插队……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圆之下有规矩,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秩序。遵守秩序,正是为让城市的每个人做事更有序,提高效率并享受惬意生活。健康文明的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同时也反哺于每个人。尤其对一座城市来说,有条不紊的公共秩序环境,对弘扬社会公德、构建和谐关系、打造优质服务等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构筑和谐城市公共秩序上,烟台功夫在平时,效果斐然。一方面,政府加大宣传,号召每个部门每个市民都有礼有序,用有序的和谐换取和谐的有序;各部门也从自身出发,开展了一系列“文明排队,礼让你我”、“遵守规则,安全你我”等活动;公交站点、商场、医院、政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单位更是紧张有序运行。另一方面,众多社会志愿者自发进行文明示范和引导,以点带面、调动全民;更重要的是,每个市民都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小到按顺序排队,大到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让公共秩序文明之花绚烂绽放。
“短板理论”告诉我们,和谐、文明、干净、安全、舒适的城市,一定是“公共秩序绝不短板”的城市。公共秩序,是反射城市文明程度最好的镜子,能照出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最近,我市相继开展的“读唱讲做”等活动,就是要为城市的公共秩序提供更多的文明范本,让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效仿,以达到“我的城市我来爱”的文明和谐、井然有序的效果。港城正吹拂着的文明新风告诉人们,有秩序的城市才更和谐,才更有吸引力、凝聚力和魅力。YMG记者 姜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