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MG时评:养生热背后的不得已

(2010-08-19 08:37:25)
标签:

养生

“大师”们

时评

绿豆

保健药品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YMG时评:养生热背后的不得已

  7月9日,一位王姓老人向莱阳市公安局报案,称其在一次健康普查时购买的近万元的保健药品,经专家鉴定发现是假冒产品。这样的骗术屡见不鲜,他们专门盯着老年人贩卖所谓的养生保健药品,打着专家权威的招牌,用所谓授课卖药伎俩实施诈骗活动(详见16日本报六版)。现今,打着“养生”的幌子招摇撞骗的越来越多,莱阳有诈骗团伙,全国有张悟本、李一等等大师。这些“大师”们层出不穷,其实把他们捧上神坛的还是我们自己。


  这两年,凡是沾上“养生”二字的营销必火。电视荧幕充斥着各类“专家”诲人不倦,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吃饭,如何睡觉,如何调养,放佛我们从来就不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相应地,书店里中医养生的书籍火了,菜市超市里绿豆火了,专家们的门诊也火了。应该肯定的是,养生热寄托了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水平又在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家渴求能够更好地保养身体,延长自己的寿命,这本来就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样是吃饭,吃得更健康一点;同样是睡觉,睡得更高质量一点,用点心,花点时间和精力,研究一下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商业社会“明眼人”多,看准了大众养生心理这样的“市场”,一众人等纷纷登台。既然是养生,就不能流俗,要上电视、办讲座,非得专家、教授、得道仙人才能镇得住场子,他们口若悬河,机智幽默,哪怕是有点破绽也能很快化解过去,于是我们相信了他们,甚至还追捧了他们。大师说吃绿豆好那就吃绿豆,大师功力深厚那我们就愿意花2000块钱去挂一个门诊号。


  是不是中国人太傻太笨,连最起码的骗术都识别不了,非得猛劲儿往骗子怀里钻?我看倒不尽然,在大众追求健康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和看病的高昂花费相比,养生显然是个未雨绸缪的活儿,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花费不大。买点绿豆能花多少钱,参加个养生班能花多少钱,总比躺在医院里算计着动辄几十万元的手术费强,别忘了,现在感个冒上医院花上个千儿八百都是很正常的。既然这样,大家规划起自己的健康大计,花点小钱,提前预防,钱包和身体都不至于太过遭罪,“养生”自然也就热了。


  “大师”们接踵而至地来,又像肥皂泡一样相继破灭。很多人抱着这样的心理,这个大师是假的,不代表那个大师就是假的。难怪在诸多“大师”骗局被揭穿之后,有人忧心忡忡,这个“大师”走了,下个“大师”还会过来,老百姓的心里就缺少“大师”。不过话说回来,咱老百姓把大师们捧上神坛,也是迫不得已啊。  YMG记者 耿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