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时评:“自伤”就能挽回师道尊严吗
(2010-08-13 08:38:55)
标签:
教育时评师道家长海滨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郴州市九中举行暑假典礼。政务处主任何海滨在将一名未穿校服的学生拖到办公室时引发肢体冲突。随后家长赶到学校后当着上千人的面把何海滨从升旗台拖下。在调解纠纷的会上,何海滨先道歉,而家长拒绝道歉,何用刀愤而自伤。
首先,对何老师的遭遇,笔者深表同情。但是,这种用殷红鲜血捍卫师道尊严的悲壮,很值得商榷,对于用严管手段维护师道尊严的思维,更不敢苟同。值得忧虑的是,如此思维定势,在当今教育圈还大有人在。因此,将这则很有嚼头的新闻,作为一场师道尊严大讨论的切入点,很有必要和意义。
诚然,在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统一着装。但是,有学生没有穿校服,可能有些特殊原因,这又是一件多大的事呢。即使学生特意不穿,无非就是青春期的叛逆个性使然,难道就要强行给学生扣上“不遵守纪律、没有组织观念”等大帽子。面对何老师询问,学生态度蛮横,这种情况下,更是彰显师德和素养的关键时刻,而何老师竟勃然大怒,强行将学生拖到办公室兴师问罪,嘴上还骂骂咧咧。试问一下,这究竟为了教育孩子还是为了维护面子,这岂不是自己在践踏师道尊严。
在这个崇尚个性和权益的公民时代,教育工作者本是传播民主与文明的基础力量,首先应该做出典范,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传统师道尊严,本身就充斥着人格不等的陈腐错误理念,理应尽早摒弃在历史故纸堆中。
现代社会讲究合作和博弈,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师就是政府雇用向大众传授文化知识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工资来源于学生家长的纳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跟学生是一种合作或者交易关系,他们的教学行为,学生们都是间接付费的,他们只有尽心尽责地把课讲好,这种合作关系才能良性维系下去,否则,那学生和家长都不买账,时间一长,教师就面临着下岗失业的饭碗风险。
反观上述新闻,处处折射出何老师的一种高高在上特权师道:是学生就要受老师管,家长跟我也产生了冲突。我道歉,家长也应该道歉。自始至终,并没有把学生放在跟自己人格和尊严平等的位阶上,也没有摆正自己跟家长之间的雇佣关系位置。因此,他自伤的做法充满了悲哀和无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师道尊严,不是靠管理和教训就能获取的。笔者曾经采访过烟台一些中学生,很多学生发出一致感慨:有的老师管人一套套的,喜欢管人也没关系,要是自身行得正,课能如《百家讲坛》那般寓教于乐,我们也服管……这种原生态的话语,希望能给更多的教育工者以师道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