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铁嘴:“一元消毒餐具”背后的一次性思维

标签:
今晨铁嘴消毒餐具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让老百姓吃东西时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远远不够,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现象,残留在餐具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市民感叹:“防不胜防”。(8月2日《西安晚报》)
今年5月,卫生部发布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卫生合格标准提出了9项明确要求。仅“必须机械洗涤”一项,就将淘汰一批不达标小作坊式企业。那么我们倒要问问,相关方面是如何监管的?真的监管有力的话,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市场经济需要资本道德,但市场经济并不依赖资本道德。市场发展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秩序发展史,成熟的市场经济在尊重市场主体主动性的同时,也在用一整套的秩序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一元消毒餐具出现的问题,充分说明监管出了问题。
有心者不难发现,我们的监管部门常常有着“一次性的思维”。什么叫一次性的思维,就是说,面对市场中出现的变化,监管者常常迫不及待推出管理措施,一旦措施出台,那么管理也就结束,市场重又进入无序中。拿“一元消毒餐具”来说,它的推出初衷无疑是好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出台措施明明只是起点,可相关方面却当成了终点,于是措施一出台,餐具一集中,所有的监管也就停止了。这时,从表面看来,餐具集中供应了,可由于“一元消毒餐具”的清洗过程无人监督,甚至导致卫生状况反不如前。而消费者钱付了,安全却没得到保证。这种“一次性思维”无疑是可怕的。我们常常说某个体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而现在公权也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这种三分钟热度,就其表现来看,确实有着一点为民意义。如果“一元消毒餐具”真像当初相关方面说的那么好,最起码能够让消费吃得放心。但由于热度只有三分钟,一旦政策得到了强制推行,那么相关方面迅速转移注意力,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卫生更加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在事实上增加了负担。
这种“一次性思维”,还不仅体现在消费领域。据8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湖北长阳七成希望小学遭废弃。想当初千方百计吸引资金建设希望小学,而今却面临遭弃命运。不能说当初公权热情错,但这种热情还是三分钟热度,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可持续性。可见,“一次性思维”是官场常见病,也是最让公众无法接受之官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