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一市民帮朋友搬家时发现一张99岁的老报纸
记载了当时烟台的时政形势、人文状态及经济状况
100年前的烟台报纸是啥样子?日前,市民李先生帮朋友搬家时,偶然发现一份1911年的《芝罘日报》。这份发黄的报纸,记载了当时烟台的时政形势、人文状态及经济状况。
百年前报纸售价一枚铜币
接到96110报料后,YMG记者与市民李先生取得联系。打开他发现的这张《芝罘日报》后,一股旧纸味道扑面而来。报纸只有一版,板式大小为4开,标题文字大小不一,正文约为6号字,均为繁体竖排印刷,因年代已久,报纸已经泛黄,几张折叠处多为磨损,但上面的印刷字体依然清晰可见。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报头上的四个字“芝罘日报”,发行日期为1911年12月11日。记者发现,这张报纸是芝罘日报号外新闻,当时售价为一枚铜币。“君主立宪会之布告”、
“北通州发现革命档案”、“军政府招兵规则”、“组织红十字会”……虽然已过去近百年,仍然可通过这些发黄的纸张中一窥百年前烟台的时政形势、人文状态、经济状况。
除《芝罘日报》外,李先生还同时发现一张1902年12月26日发行的《中外日报》和1902年7月25日发行的《天津日日新闻》。几份老报纸上不仅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也有不少有趣的广告。在1902年发行的天津日日新闻这张报纸上,记者看到“北海电器行”“大清通运公司”的宣传广告,还有“兴基公司新房招租”这样的招租广告,可见当时国内经济情况呈一种发展的趋势。
搬家时搬出百年老报纸
“那天我要去朋友家串门,正巧碰上他在搬家,于是便帮他一起搬。在抬柜子的时候,发现柜子底部有几张旧报纸,本来以为就是这几年的报纸,可是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份1911年的《芝罘日报》。”李先生告诉YMG记者,“当时,自己特别激动,便直接向朋友把这份报纸要了过来,朋友也知道我平时喜欢收集这些东西,便很爽快的送给了我。”说起发现这张旧报纸的情形,李先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先生今年47岁,平时喜欢写写画画,1996年开始收集古玩字画,家里摆满了平时收集过来的一些藏品,名家字画、各种瓷器、古代钱币等。柜子中,有一把刀很吸引记者,虽然锈迹斑斑,但刀口依然锋利。李先生说,这把刀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所用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家伙”,不知道当年八路军用这把刀砍死了多少小鬼子。
老报纸曾报道抗日消息
记者了解到,《芝罘日报》,是1908年由同情中国民主革命的日本人桑名贞治郎与中国人王子雍、李循芳在烟台合办的报纸。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苛约,市民对该报有排阅情绪,于是王、李与桑名贞治郎拆股,另立《芝罘商报》。《芝罘日报》仍由桑名贞治郎主办。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爱国情绪高涨,《芝罘日报》经营情况日下,由王宗儒纠资接办,“七七事变”爆发后停刊。上世纪30年代的《芝罘日报》为日报,对开两大张,一、四、五、八版为广告,二、三版为要闻,六版为本埠新闻,七版为副刊。杂文专栏《漫言》所载文章大都言之有物,触及时弊。《芝罘日报》宣传抗日。如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时,《芝罘日报》及时报道抗日军队的英勇抵抗;1934年以后又及时报道日军动向,频繁转载国联成员国对日本的抨击文章。
YMG记者武峻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