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还有多少收费俺不知道?

(2010-06-01 18:13:29)
标签:

储户

零钞

社会责任

账户

手疼

北京

杂谈

分类: 姜春康专栏

   日前,北京有媒体报道称,一储户在农行存300枚硬币时,竟被收取了6元点钞费,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记者日前从广州多家银行了解到,部分银行对于大额零钱存款,确实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各家银行收费标准不一,其中,有的银行仅对单位账户收取,个人账户则免收点钞费。(6月1日《信息时报》)
  北京储户在银行“被收费”,本来免费的饽饽变成了付费的,这使得饱受争议的银行点钞费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俺虽然不像北京那个储户那么“倒霉”,但心中也不爽。从以往经验看,到哪个银行存款,哪个银行都会鼓掌欢迎笑脸相送,如今世道变了,银行连帮点钞也嫌手疼要收费了。
  银行们收费有自己的理由——银监会2003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对人民币储蓄开户、销户、同城的同一银行内发生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大额以下取款业务收费,大额取款业务、零钞清点整理储蓄业务除外。”这一个“除外”,让零钞清点收费变成了合法的。当然,收与不收,自主权掌握在银行自己手中。而实际情况是,对商业银行来说,不能仅仅一味去追求经济利益,尤其面对以往免费的项目,非要重开口子变成赤裸裸的收费,而忽视了他们本身公益服务的功能,淡漠了他们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吧?合法之外总要讲究点合情吧?
  退一步讲,就算银行今天收点钞费收得理直气壮,那明天是不是就要理顺下所有条目,看看是否还有漏网之鱼?坚决不能让该收费的正免费着?那么,请问银行们,你们是否也该对应地做到公开、透明所有信息呢?而事实上,不止“点钞费”,银行中间业务中的不少收费都涉嫌“霸王条款”,对客户来说都信息严重不对称,不但不知情更涉嫌被“阉”了话语权。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间的竞争已从资本、人才和技术竞争,转变为优质服务和社会责任品牌的竞争。因此,银行们的心思是否该多花在提供比以往更省心、高效的服务上和强化公益、增强社会责任感上?而不应花在类似点钞费这样的“小九九”上?这几年,银行服务转变暂且不论,仅看收费项目就变得层出不穷——小额账户管理、跨行取款、跨行查询、短信提醒服务、挂失、补卡、点钞费等多项业务,都统统从免费变成收费,且收你不商量。
    收点钞费,让银行形象被人认为成了斤斤计较、“唯利是图”、“见客下菜”。我们不禁更想问的是——银行还有多少收费俺不知道?敢不敢全部公开一下,这也利于俺们换家银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