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发事件,地方BBS曝光率缘何为零

(2010-05-05 08:49:13)
标签:

突发事件

舆情

民意

网络论坛

肯綮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地方网络论坛集中了很多本地受众,一些突发重大事件的苗头性信息很容易在这一论坛上出现。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家称,通过互联网疏导民意,成本较小、速度较快。政府应与民众良性互动,经常删帖并不妥当。
  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给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畅通了公众的话语权和监督权,推动了以人为本的公民社会到来。政府顺应这种时代潮流,及时从网络民意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遵照民意调整执政思路和决策,这就是科学发展,反之,动辄删帖、黑屏,甚至兴师问罪,跨区域追捕,就是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的2009年77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有23件在网络论坛上率先曝光。但耐人寻味的是,都是在全国性的BBS曝光,没有一件是在地方BBS曝光的。这就为一些地方政府删帖提供了充分的佐证。为何要删帖,原因也无非有两点,首先,事件比较重大、敏感,容易牵出腐败窝案,或者引发群体事件,最终影响城市形象,致使政府担责。其次,事件为无中生有,造谣中伤,为了避免以讹传讹,政府及时介入规范。两者相较,前者是主流。
  平心而论,地方政府为自己的面子删帖,人之常情,也是好事,但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致民意和民生于不顾,折射执政理念出现偏差,也暴露了执政水平小农意识太强,缺少高屋建瓴的执政智慧。作为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管理科学的政府,应该明白,很多言辞激烈、直击肯綮的网络民意,并非是在找茬闹事,而是对公民权益的切身维护,也是对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常规考验。政府应该尊重和重视这种博弈方式,通过真诚回应和有效作为,缓解舆情,消解矛盾,平息事端。要是老想着一亩三分地的短暂名利,通过删帖来实现一方太平,无疑是掩耳盗铃。要知道,在地方BBS不能畅所欲言时,会更加激发网民的诉求欲望。很多全国性的BBS,每天都是口水板砖扑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BBS根本不能满足表达需求。
  两年前,在陕西“校长找县长签字被拘”成为网上热点之时,当地宣传部门的领导感慨万千: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时至今日,这种反感网络、抵触网络甚至憎恶网络的人和事,依然大有市场。因此,建议出台一些关于网络问政的法律规章,一方面,将那些故意删帖的手拦下来,另一方面,帮助那些顽固不化者早日清醒过来……(丛晓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