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我的法国先生关于继婆婆斯黛妮

(2018-01-16 14:08:52)
标签:

情感

文化

杂谈

旅游

分类: 我和我的法国先生

关于继婆婆斯黛妮

“妮娜!妮娜!我在这!”皮尔穿着一件棕色的皮夹克站在巴黎国际机场的抵达厅里,他正一手举着GoPro小型摄像机,一手高高的向我挥舞。

我丢下行李车,一头扑到他怀里。我猜那冲击的力量不亚于一头奔跑而来的小象。我们俩兴奋的拥吻在了一起。要知道我们俩已经分开了整整4周的时间,确切来说应该是28天,672个小时!

我和皮尔4周前在新西兰分别。皮尔先返回了法国,他要把我介绍给他法国的家族,并在这里一起过圣诞节。

皮尔住在法国北部的最大城市— 里尔,那与巴黎间距220公里。两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一个红砖瓦结构的两层别墅,伴着一大块草地和花园。这里就是皮尔的家。房子的空间很大,室内面积近300平,共有6个房间。父母离婚以后,母亲瓦莱丽便搬了出去。 现在住在这里的是皮尔的父亲菲利普和继婆婆斯黛妮,和她14岁的女儿玛丽,还有她的父亲欧龙。

 

我抵达的第一天晚上便没有见到菲利普和斯黛妮,他们俩人外出享受二人世界。这对于我可是一件好消息,我可以好好的洗上一个澡,然后饱饱的睡上一个觉。相信我,你不想知道我在经过了25个小时的飞行以后的模样。

皮尔的房间对于我极具吸引力,这里就好似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皮尔成长的历史博物馆。门上的汽车贴纸、墙壁上的蓝色油画(幼年创作)、书桌上的相框(少年时代青涩的脸)、柜子上数个奖杯和奖牌(连续三届全国马球比赛冠亚军)、书柜里的A3硬壳版的漫画书、玻璃柜内的各式模型小汽车、还有抽屉里的那些曾使用过的随身听(磁带版和CD版)...都能将皮尔的成长时代点点滴滴的向我勾画出来。  

 

在与斯黛妮的首次见面里,更加让我相信了女人的超能力,第六感。她脸上的平静,眼睛里没有波澜,嘴角不显微笑...  都如同一扇门,紧紧的关闭着。即便我热情洋溢、笑容满面,我猜她不吃“这一套”。

我随后拿出为所有人准备的见面礼:新西兰橄榄球全黑队的新款球衣是给菲利普的;蛇纹的小手包是给斯黛妮的;彩色的笔记本是给玛丽的;厨师围裙是给欧龙的(他曾经是一位甜点师)。大家看起来都很高兴,是啊,没有人会对礼物厌恶,至少我还没见过。

我说过,斯黛妮善于交流,那同时给予了她主导的地位,尤其是在餐桌上。从谈话内容,话题方向,以及餐桌气氛,她都喜欢主导。我猜那给予她一种安全感。

斯黛妮不太喜欢照顾菲利普的面子。因为几乎菲利普的所有发言,她都会打断,要么纠正他的英文单词的发音,要么批评他的英文的语法,要么反对他的个人观点等等。那真的让菲利普当众十分下不来台,菲利普总是用他的笑声去掩盖他的尴尬情绪。但相信我,他掩盖的能力真的一点也不老道。而那样的气氛让我和皮尔并不感到舒服,当然皮尔的感觉多一些,毕竟那是皮尔的父亲,不是我的。

 

斯黛妮喜欢测试,当然是测别人。

“你们中国一党专政,这不是很可怕吗?你们公民可没什么自由选择的权利!”我真不喜欢斯黛妮这样批判性的口吻

 “中国的确是一党专政,或许对于你们5千万人口的小国来说,那很难理解。但老实说,即便你们是多党执政,法国的公民不是依旧无法左右和改变那些政府准备出台和已经出台的国家政策嘛。所有无论是几党,又有多大的区别呢?“我的语气轻松,脸上带着笑容

“中国是不是没有信仰?党,是你们唯一的信仰吧?“

“信仰是自由的,就像你们法国修建了无数的教堂,神圣也震撼。但即便无此,也依旧不能保证法国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得信仰上帝,不是嘛。因为信仰最大的伟大之处,就是freewill自由意志。因为信与不信,是所有人的权利,对吗?”

“你讲起话来很自信。“ 斯黛妮应该是赞扬

“我没有自卑的理由,因为我的信仰就是上帝,相信上帝就是相信美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像我和皮尔的相遇一样!“

我把话题落到我和皮尔身上,并向皮尔眨了一下眼睛。皮尔听到我的话,高兴的情绪根本藏不住。他随即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同时眼睛里闪着亮光。我真喜欢看皮尔笑,那可是我的小太阳。

看得出皮尔对于我全程的回答十分的满意,因为他显得有些得意。而这也是我所希望的,要知道,恋人身上的光可是共享的,那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如果说斯黛妮喜欢考人,我却是那个不惧考的。要知道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哪一个是惧考的?

不知道是斯黛妮开始靠近了我,还是我开始靠近了斯黛妮,总之我们常会在一起吃早餐、喝茶聊天...

 

我猜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平缓的,就像我和斯黛妮一样。那天,我和皮尔准备出门,出门前见斯黛妮的办公室门紧闭,我们便没有去打扰。在我们离开家5分钟之内,便收到了来自她的短信。

在短信里,她严厉的指责了我们,用到了“没有礼貌”“不懂尊重”“十分失望”等较重的词语。我随即回复短信向她道歉并且解释。但我猜,不是所有的道歉和解释都有用。

斯黛妮在随后的日子里,被负面情绪牵制着,她的脸每天都是乌云密布,整个家里每天都下着雨。相信我,没人愿意去靠近她,因为她的状态就像一部无端死机的台式电脑,即便重启都无法重新正常开机。

我尝试的去靠近她,为她打来一杯咖啡,给她摘来一束小花,陪她聊上一本好书,做一顿我拿手的中国菜...

 

但她就像一位判卷的老师,每一次都把我的试卷打了叉的扔了回来。那感觉真让人沮丧。相信我,没人愿意连续被否决,也没人喜欢经历沮丧。 最好的办法,便是停止做那倒霉的“试卷”。少出房间,我也可以静待在房间里,看书“升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