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祭孔大典-礼在民族文明的重要性

(2010-10-12 00:56:33)
标签:

孔子圣诞

祭孔大典

传统文化

国学

文化

分类: 杏坛大事

               

 

一、礼的起源简介

    中国古代可以追述以礼治国是从神农氏开始,神农氏结芦取火记人伦大道,后经尧、舜、禹、汤都是以礼治国,直到文王创周礼,周公制礼记、乐经歌颂他的父亲文王对国家的贡献,直至孔子六经完备集其大成。

 

二、传统社会的家训【诗礼传家】

    传统社会的家训【诗礼传家】,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传统社会,许多人家的大门上,都会写着四个大字【诗礼传家】。作为一个子孙传家的家训、家道。

1、【诗】指的是诗经,记载西周至春秋时的诗歌,总有三千多首,后由孔子删定只存三百零五

    篇,今天我们称之为【诗三百】。

2、【礼】指的是中国三部礼书简称【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公制礼作乐,指的是周礼

    ,中国称【礼仪之邦】也是从周朝开始,周礼则是三礼之首,周礼最初为【六官:天地春夏秋

   冬】为一本官书,也就是治国的宝典。包含了国家的典章制度及衣食住行。

3、所以在古代历朝历代一个新的朝廷建立,首先国家要颁布【礼乐制度】。让人民有章可循、有

   法可依。

 

三、创建和谐社会从礼开始:

1、观古论今,【和谐社会,世界大同】,现代所说的【和谐社会】就是孔子所说的【世界大

   同】。(孔子任中都宰的时候,根据史书的记载是【男女别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以孝经传颂: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说明一个地区、国家要有良善的民风,厚道人心,需普及善良的音乐,来启发、教化人心。

孔子说:【透过良善的音乐,可以熏陶一个人良善、

           柔顺的心,涵养一个人的性德。】

所以乐记说:【知其声,不知其音者,禽兽是也;

               知其音,不知其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

所以音乐对人类与禽兽之区别在于性德。

 

2、对于【礼】而言,在古代社会中,是国家治理人民的规则,比如在清代称之为【礼部】,礼部尚书就是辅佐皇帝力行国家君臣、百姓礼制的宰相,所以春秋对【礼】的描述是:【不用规矩,不成方圆。不吹六律,不能正五音。】所以百姓要守规矩、守秩序,敦伦尽分要依循礼来体现祥和、规律的秩序。内修于乐,外行于礼,使礼乐起到教化的作用。

 

3.     21世纪『礼』在全球复兴,唤起生命的和谐之歌  

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足堪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篇人权宪章者,厥维孔子的礼运大同篇,其时代背景、精神与文字竟与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及其相关文献神似!孔子生长在春秋末期,世局动乱,生灵涂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差可比拟。联合国在战后发布「世界人权宣言」,希望永远杜绝战祸;孔子则把其理想写成礼运大同篇,希望促成「大同世界」实现。   

 

    2008中国北京奥运首次向全世界的人展现,中国儒家孔子所弘扬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对远方的朋友表达真诚,友善和热情,中国是礼仪之邦,以礼之用和为贵,展现中央大国重礼的风范,实践孔子世界大同,世界和谐的精神。

影片中出现了上古时期的和,中古时期的和,现代时期的和。和和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对全世界和谐社会,世界大同的渴望而震惊全世界。  

                     

四、礼在人际关系的运用

1.孔门弟子在礼的行持范例:【诗礼传家】。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也可以说人类言语、行为的规则,是人类区别于禽兽的标准。

 

  • 比如说孟子言:【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当我们丰衣足食,生活安逸,不思进取,而无教,对社会、国家没有贡献,每天的生活【吃、喝、玩、乐、睡。】人的性德因此而沉沦,生命取向就与禽兽没有差别。于是尧帝很担忧百姓道德沉沦,于是【使契为司徒】请契来担任教育部长。来教育人民五伦的关系。

  •  【礼】在当今人际关系--【行礼近仁】

      孔子说:『一个人无礼危害的是一个家庭。

                士大夫无礼危害的是一个社会。

                诸候无礼危害的是一个国家。

                君主无礼危害的是一个天下』

 

    过去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今天西方人怎么看中国人。

(1)  在韩国有位女子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这在将来很难嫁人。

(2)  今天在新加坡丢个烟蒂,不但会被罚款,甚至可能会被鞭刑。

(3)  只要是黄皮肤的亚洲人,他很有礼貌,人家会说他是【台湾人、韩国人、日本人】相反的

       是【中国人】。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显然中国人在海外,民

       族的自尊心还是不够,但是礼仪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我们必须找回来,很多国家将我们的

       礼仪文化学去了,成为世界强国。

(4)  搭飞机的常態:空服員總是要苦口婆心的宣導:『行李箱要隨手關上,关手机及一切電子

       產品,系上安全带。』

(5)  我们有机会到台湾、日本、韩国搭电梯。可以看到群眾都很文明的在排隊。

 

    所以我们今天真的不知礼、不守礼,我们的行为就在侮辱、羞辱我们的祖先,羞辱我们的民族,羞辱我们的国家。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所以礼是我们的圣人察顺天地,合乎人情,是因为察顺天地、宇宙、自然的法则,而制礼作乐,不是随随便便去做的,所以【礼】是什?【礼】是合乎我们的天性,合乎我们的性德: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皆别。】天地之间有了秩序,万物才会有伦理分别。所以三字经讲:【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别。四时者,曰春夏,曰秋冬。】

   当我们看到天空中的日月星辰运行不悖,当我们看到四季春夏秋冬,也是生生不息自然秩序的交替着。这就是天地的自然规律。

   那么当天地失去了秩序,自然生态就会失去他的平衡,大地会反,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所以想想这些自然灾害,是怎么形成的?跟我们有直接关系吗?有的。

   在台湾民间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人若不依循伦理,天就不循序天理。】其实参透因果关系,天地的灾难是我们的人心感召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今天为了满足我们人无度的欲望,我们砍伐森林,破坏我们大地的母亲,,比如说:台湾的泥石流,臭氧层的破裂,南北极的生态失调,使全球性的灾难频频发生。所以归咎于天地间的种种灾难,是我们的人心感召而来。而礼是圣人察乎天地自然的法则,人人尊礼可以明白天地变化的智慧,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发生,提升性德的尊贵,受到群众的尊重,展现高品质的团体、组织生生不息。

 

五、孔子一生追求【礼】的最高理想: 

 

【和谐社会、世界大同】

『在大同的世界中,不止以自己的父母为爱,而是互相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又所养,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爱,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有各自的事物,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中国是礼仪之邦,谈到『礼』中国儒家孔子所弘扬的【礼之用和为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施之以礼教 其人必恭敬和睦

持之以礼仪 其行必温文端雅

导之以礼乐 其风必雍睦吉庆

守之以礼节 其道必贞固久远

  治之以礼运 其世必清平大同』

 

圣人辅世定礼理乐

因礼至则无争 乐至则无怨

礼义乃人之大端

故道德仁义 教训正俗

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宦学事师达于礼 则大同理想实现

 

六、结论

    假如我们在家庭、在单位,与家人、同事能以礼约制(管理)我们的情绪,能够让【喜、怒、哀、乐、爱、物、欲】发而皆中节,那么家庭、单位的冲突、矛盾很快就能得到化解,尤其是将【学礼的六个重点】力行生活中。假如顺着性子而去,有些人扔东西、碗、盘,砸电视、摔椅子,到最后还不是要去,还不是很愚蠢吗?如果当我们真的要发性子时,不妨同理心换位思考弟子规说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所以弟子规教的【孝、悌、仁、义、礼、智、信。】而礼的本质就是尊敬,所以孔子说:【与人敬而无失,待人尊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