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莒南探索出“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新路子

(2014-12-30 17:39:14)
标签:

村社

供销社

莒南

莒南县

供销合作社

分类: 山东——政界以及公司观点

2014-12-18 08:39: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龙昊  马会  王彩娜

 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是莒南县立足当地农村发展实际,在原有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合作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莒南县在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中,将在当地具有市场优势的供销社引入,在带动当地村民致富过程中,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和社会治理能力,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新路子。

  莒南模式打基础

  在村社共建的过程中,莒南县供销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得益于供销社的莒南模式,进而衍生出村社共建的莒南经验。

  “村社共建,2012年起步探索,2013年全面铺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围绕增强村级组织的建设。”莒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传超对记者说,真正有想法则是源于供销社的启发。

  当时,供销社为了进一步发展,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希望与村集体、合作社有更深入合作——一个适合当地情况、适应时代需求的萌芽呈现。

  莒南县供销社副主任王伟志认为,“村”与“社”,分别代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环节,即“卖什么”和“怎么卖”的问题。

  有着深厚历史基础的莒南供销社找到了进一步发挥自身渠道优势的用武之地。

  据介绍,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发端于1940年。1982年以后,供销合作社逐步进行体制改革,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大,饮食服务业、社办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开辟了石油、煤炭、建材、农机等经营服务项目。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在积极处理经济转轨遗留问题的同时,努力探索供销社新时期的发展定位和途径,从2003年开始,莒南县供销合作社通过用现代超市连锁业态改造供销社传统网络,全面启动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十百千”工程,即在县城建设10处大中型超市,在乡镇建设100处超市直营店,在农村建设1000处村级超市加盟店。2006年,全国供销社改革发展暨莒南经验高层论坛在临沂召开,莒南县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

通网络等项目。通过村社共建,村级基层组织重新站在了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中央。

  做好农民增收的“领路人”

  “现在农民好了,种地不愁,什么收益高就种什么;销售不愁,年收入也增加了,而且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这要感谢供销合作社。”莒南县莱沟村党支部书记石传波说。去年,莒南县石莲子镇供销合作社与莱沟村两委共建优质农产品发展基地,发展草莓和非洲菊种植。石莲子镇供销合作社提供技术、农资、销售渠道等支持,村委会组织群众、协调土地流转等事宜,前期流转的200亩土地亩均收益达到了往年的十多倍。“如今,在农民眼里,供销合作社已经成为大家增收致富的"领路人"。”石传波说。

  作为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专业村,大店镇五龙官庄村曾经为1800多亩的草莓往哪里卖而发愁。2010年,大店供销社与该村合作首先成立了永益草莓专业合作社,860多户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随后,村委会、合作社、供销社按照2∶5∶3的比例共同出资200万元建起了草莓批发市场,对接京、津、沪、晋等地的数百家市场。随后,三方又通过集体入股、土地流转、房屋租赁等方式,建设了400亩的草莓种植基地、草莓加工厂以及农资超市等,形成了一条草莓生产、销售产业链。

  通过与村集体、合作社合作,供销社也培育自己的基地,不断巩固现有销售网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这些共建项目,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产权清晰,以保障村集体、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利益为前提,明确参与共建各方投资比例、产权关系、责任分工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合理规范的契约关系,充分激发共建各方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今,在莒南,类似的合作比比皆是。

  据了解,该县规划实施的村社共建项目共208个,涉及154个行政村社区 ,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及现代流通网络项目48个,新建日用品、农资超市等经营性服务设施2万平方米,农产品基地66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8个。据统计,这些项目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万元。

  深度介入,服务农民

  大店镇供销社的朱新华和王仕庆分别在五龙官庄村任职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副书记,帮助村民提供信息,打开市场;石莲子镇供销社副主任刘玉龙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能手,村社共建中,他在郝家庄绿园合久专业合作社挂职董事,而郝家庄村主任郝其科则在供销社兼任副主任。像这样既在村两委任职又在供销社任职的在莒南县有约30人。

  同时,通过组建与培育,在农民合作社联社中设立党总支,在合作社中设立兼职合作的党支部,由村集体、供销社互派有市场、管理、技术等方面特长的党员任职。

  当初,莒南县在村社共建引入供销社时,就很注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农民增收服务,强化了供销社对村社共建的作用,提出:通过项目合作、产权联结,整合社会资源,把政治过硬、品质高尚、有服务“三农”意愿,有一定技术服务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村两委成员、社会能人、专业生产经营大户、合作社社长、村庄致富带头人等,在自愿的基础上整合吸纳到供销合作社队伍中来,壮大基层供销社干部队伍,同时供销合作社选拔部分有一定政治觉悟、技术服务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干部职工到村任副书记、村主任助理等职务,共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构建“基层供销社+村级党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合作共建模式。积极发挥村社干部引领作用,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在村社共建中,我们很注重的一点就是,在每一个合作社都成立了编合式党支部,即由所在镇党委、镇政府协调,供销社的人在村两委中挂职,村干部在供销社里挂职,通过交叉任职的方式参与共建,把服务型党组织的优势渗透到各个环节。”王伟志说,以前一些村两委没有平台,党员干部有劲儿使不上,村社共建后相当于有了“抓手”,有了带头干的事业。

 2012年,莒南县供销合作社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民种地难,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生产成本高、农业收益低等突出问题,积极引导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龙头企业合作,接受农民的委托,按照“一三五”模式(即在乡镇组织成立一处农机合作社或农机服务队,提供全程式托管、菜单式托管、订单式托管三种服务模式,承诺农技、农机、农资、劳务、植保五项服务内容),围绕县域主要大田作物水稻、花生、玉米、小麦生产开展大田托管服务,共为2.3万亩大田作物提供了土地托管服务。同年6月,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大田托管现场会在莒南召开,总结推广了莒南供销合作社的做法。积极助推农村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发展,对全县村级较大规模的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进行改造,大力发展集经营性、公益性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了农民生产、生活,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2014年,莒南县供销合作社按照综合改革试点总体部署,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为统领,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创新,以推进服务规模化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加快流通现代化为重点,努力形成农村现代流通主导力量,以实施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工程为着力点,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金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系统年实现商品销售52.3亿元,实现利税4300万元,累计发展各类经营网点2300多家,新增经营服务设施2万平方米,领办、创办136家农民合作社,培训农民社员6500人,发展各类农产品基地380多处,农产品销售额6亿元,实现大田托管12.3万亩。

  2014年,全国供销总社在山东省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莒南县被列为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专项试点县。

  莒南县计划以莒南列为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以村社共建、农业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合作金融创新为重点,搞好示范点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到2015年年底,实现土地托管18万亩,发展专业或区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5个,成立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莒南县委书记陈一兵说,“怎样破解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这个难题?如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我们依托供销社的流通网络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共建项目为载体,以利益连结为纽带,深度整合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人才、信息和技术资源,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村级党组织+基层供销社+合作经济组织"融合发展的路子,奏出了"村社共建"的强音。”http://img.hexun.com/2010/img/tel.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