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仔回归

(2011-09-02 13:55:54)
标签:

香港

香港人

杂谈

我家兄弟俩继哥哥回港上学两年后,弟弟这个学期也回香港上学,哥俩终于在香港的中学会师了。过去这两年两个孩子分隔两地让我这个做母亲的确实感到非常疲惫。刚开始时很有挫败感,觉得两个都没有“管”好。

九年前从香港迁移到北京居住,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学好国语,知道小学五年级以后他们回到香港就再不可能坐下来认真地学习中文。在国内上学,学生都是由老师们看着,功课是由老师们分派给家长们管着,不仅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还得有人管着。我认为在小学阶段是需要老师管得,特别在学习中文时除了死记硬背,似乎没有什么其他方法。

哥俩在北京上的都是双语幼儿园和小学,学的也是所谓的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但是英语程度与香港全部老外上课的IB学校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哥哥两年前回到香港时,除了英语需要多下功夫,更多的就是不适应这个自己必须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所有事情都由自己负责的学习环境。老师尊重学生,待他们如朋友一般,鼓励第一,理解第二,没有必要一定不批评。哥哥性格外向,学东西也快,回来以后很快进入了角色,两年下来在这个学校里已经如鱼得水,今年还取得了三个奖状,其中包括本属“薄弱环节”的英语。通过过去这两年,我明白到中学阶段其实不必事事需要家长“管”。

与活泼好动的哥哥相比,弟弟属于安静的内向型孩子,在学习新东西和适应新环境方面都较哥哥缓慢,所以他转回香港来读书面临的挑战也将不一样。当年带他们去北京上学时,哥哥在香港上了两年年用普通话教学的幼儿园才去的北京,算是有点儿基础,到了北京与小同学们相处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就适应了。弟弟呢,毕竟只有一岁多,去北京之前,在家不过用简单英语与菲律宾阿姨交流交流吃喝拉撒睡的事情,出门用简单的广东话与人打打招呼。到了北京以后,弟弟开始还抗拒说普通话,反正在家与从香港来的菲律宾阿姨交流都还是英语,在学校干脆一低头不吭声了。为了让他尽快适应环境,我们大家就不再与弟弟说广东话或英语而全部转为普通话。一年后回到香港过暑假,朋友依然热情地用广东话跟他交流,弟弟瞪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用浓重、带卷舌音的北京腔问我:“他们都说些什么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从弟弟认真、守信的待人接物态度上,真正感觉到小学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弟弟非常幸运,在北京上小学期间,遇到了两位性格踏实、待人温婉平和的年轻班主任。在这样的老师带动和影响下,他们班上的同学虽然都是家境不错的孩子们,但都保持了单纯和朴实。弟弟也交了几个知心的好朋友,他的铁杆儿哥们是从捷克回到北京读书的,从一年级起就特别要好,后来俩分到宿舍同一个寝室,冬天冷了同挤在一个被窝里。去年本有意将弟弟转到香港来读书,可是小家伙不愿意,理由是哥哥在北京念完五年级才走的,凭什么他要提前一年回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舍不得北京的老师和同学们。今年他的好友也离开北京回捷克读书了,暑假期间带他去布拉格探望了他的小同学,临别时两人依依不舍,虽然都想表现的轻松一点,可两个小脸蛋上都禁不住挂满了泪水。

弟弟的回归,两个孩子在同一个城市,同一所中学是令我最欣慰的事情好友们最关心的就我是否回工作中心和时间调到香港,成为一个全职的“陪读妈妈”。我认为到了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再是在陪伴这个层面,而是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勇敢面对生活,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孩子马上都要进入青春期了,我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态度,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人生另一个重要的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