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第30期承德宽城分队
第30期承德宽城分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27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课记录——王莉

(2020-03-31 09:30:37)
标签:

地理

分类: 宽城一中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1

听课时间:2020.3.23   授课教师:谢梅梅    上课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

【听课内容】

     导入:山西运城果农用烟雾发生器制造人造烟幕防霜冻

     新课:一、观看“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微视频,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可用三句话总结“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些形式?2、地面的直接热源是什么?3、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什么?4、对流层大气中的什么物质较多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二、“角色扮演”学生展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三个人分别扮演太阳、地面、大气,上台阐述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另一个人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关系图。先讨论个角色,如何阐明受热过程,然后再上台展示,教师在展示的过程中进行指导,结束后分析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的大气受热过程流程图,并补充。

     三、“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分为四个大组,针对学案中的四个问题合作讨论,选择组中的代表回答问题,剩下的组进行补充完善,每一道题教师需要进行分析和补充。

     四、知识巩固学生课堂“小结”和课堂巩固练习。剩下的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总结,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并补充。教师最后再总结。书写学案上的练习题,进行知识的巩固,剩下的三题作为课后作业。

【分析与评价】

     该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了解知识点,然后再充分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利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

 

 

听课记录2

听课时间:3.25   授课教师:秦为胜  授课内容:《洋流》

【听课内容】

导入:1、播放中国鸭子舰队环游世界视频,引出洋流相关知识。

新课:一、洋流的概念与分类:

1、洋流概念:

2、按性质分类:暖流与寒流

3、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盛行风(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海水密度等。

   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主要类型)、密度流和补偿流。

 

二、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

1、 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 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北逆

3、 南纬40-60度海区,形成全球性西风漂流

4、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学习检测:逆时针大洋环流表示的三种洋流。

播放《洋流之歌》、了解鸭子舰队大概的漂流路线。学以致用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七个材料,分四组讨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寒流减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航海业的影响——顺风顺流加快航速、逆风逆流减慢航速

3、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作业:自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掌握洋流分布规律,熟记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阅读郑和下西洋的相关书籍,影视等,想一想郑和下西洋为什么选择冬去夏当?

                                        

鸭子舰队的漂流路线其实有很多条,应该让学生课后再去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洋流知识的有用性七个材料的讨论,要让学生多查地图册,掌握洋流的名称与影响

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对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 以下。两者的气温差异除洋流影响外,还有大气环流的不同,在学习过程应提示学生。

四大渔场的成因,由于北半球洋流呈8字型,有中低纬与中高纬,大陆东岸出现寒暖交汇,大陆西岸出现寒暖分离,大型渔场主要出现在寒暖交汇处,由于南半球洋流呈0字型,只有中低纬大洋环流,大型渔场主要出现在离岸上升流处。

洋流按性质分类,应增加根据海洋等温线判读洋流性质的方法。

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海陆分布包括海陆轮廓、岛屿、半岛的形状与分布,影响洋流的流向。

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和B两条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用了22天,哥伦布两次去美洲相差15天,除洋流因素外,还有盛行风向问题,航行经验问题,第一次去航行经验与技术不足。

本节课由于内容偏多,课后作业只能在下课后再通过地理课代表布置。

【评价与分析】

探究活动中、探究案例的内容,都比较老生常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建设选择更具代表性、更新颖的材料。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总体的感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有视频、有洋流之歌,还有七个材料的讨论,新课引入好、整体教学设计很好。

2.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新课程的课堂是否成功,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投入程度。本节课学生从始至终都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热情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更加丰富和全面,而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我体验到了,不仅要让教学内容活动化,更重要的是让教学活动内容化,这样以来尖锐的时间与内容的矛盾就会有所缓解。

4.教学评价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细节;即时的评价使课堂显得生动鲜活,而且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节课堂教学活动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合,并重视采用激励性评价,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比较好。

5.课后要求学生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洋流名称,识记洋流相关知识点,理解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听课记录3

听课时间:3.27   授课教师:谭秀芝   上课内容:《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听课内容】

      导入:视频导入,播放央视的天气预报,然后小组讨论。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1、锋面系统:冷气团——冷空气密度大而重,暖气团——暖空气密度小而轻。暖气团的气压比较小,而冷气团的气压比较大。正是由于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于是锋面附近常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而单一气团,它的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它控制的地区天气一般都比较单调,一般不会形成降雨。所以一个气团——天气单调,两个气团——锋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锋面的分类:锋面可以分为冷锋和暖锋。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当地,天气温暖晴朗;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当地,低温晴朗;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替代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准静止锋:江南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和昆明准静止锋(地形阻挡)

 习题巩固:

     1、解释“一场秋雨一场寒”和“一场春雨一场暖”原因。(冷锋过境;暖锋过境)

 2、请从锋面对天气影响的角度解释沙尘暴的成因。

     课后作业: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播放视频),而此时台风盛行(播放视频),对缓解旱情有一定的作用。那“伏旱”“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

【分析与评价】

      以风、霜、雨、雪等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为载体,联系相应的理论学习,并加以归纳、总结,学为己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理念,注重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读图、析图能力。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既定的范围展示所学成果,教师及时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课前应尽可能全面地将各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在学案上体现,学生或讨论、或展示、或交流,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第30期承德县宽城县分队

          宽城一中 地理 王莉

                                               2020年3月29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