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王莉
(2020-03-31 09:30:37)
标签:
地理 |
分类: 宽城一中 |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1
听课时间:2020.3.23
【听课内容】
【分析与评价】
听课记录2
听课时间:3.25
【听课内容】
导入:1、播放中国鸭子舰队环游世界视频,引出洋流相关知识。
新课:一、洋流的概念与分类:
1、洋流概念:
2、按性质分类:暖流与寒流
3、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盛行风(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海水密度等。
二、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
1、 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 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北逆
3、 南纬40-60度海区,形成全球性西风漂流
4、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学习检测:逆时针大洋环流表示的三种洋流。
播放《洋流之歌》、了解鸭子舰队大概的漂流路线。学以致用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七个材料,分四组讨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寒流减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航海业的影响——顺风顺流加快航速、逆风逆流减慢航速
3、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作业:自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掌握洋流分布规律,熟记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阅读郑和下西洋的相关书籍,影视等,想一想郑和下西洋为什么选择冬去夏当?
鸭子舰队的漂流路线其实有很多条,应该让学生课后再去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洋流知识的有用性,七个材料的讨论,要让学生多查地图册,掌握洋流的名称与影响
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对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 以下。两者的气温差异除洋流影响外,还有大气环流的不同,在学习过程应提示学生。
四大渔场的成因,由于北半球洋流呈8字型,有中低纬与中高纬,大陆东岸出现寒暖交汇,大陆西岸出现寒暖分离,大型渔场主要出现在寒暖交汇处,由于南半球洋流呈0字型,只有中低纬大洋环流,大型渔场主要出现在离岸上升流处。
洋流按性质分类,应增加根据海洋等温线判读洋流性质的方法。
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海陆分布包括海陆轮廓、岛屿、半岛的形状与分布,影响洋流的流向。
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和B两条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用了22天,哥伦布两次去美洲相差15天,除洋流因素外,还有盛行风向问题,航行经验问题,第一次去航行经验与技术不足。
本节课由于内容偏多,课后作业只能在下课后再通过地理课代表布置。
【评价与分析】
探究活动中、探究案例的内容,都比较老生常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建设选择更具代表性、更新颖的材料。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总体的感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有视频、有洋流之歌,还有七个材料的讨论,新课引入好、整体教学设计很好。
2.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新课程的课堂是否成功,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投入程度。本节课学生从始至终都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热情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更加丰富和全面,而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我体验到了,不仅要让教学内容活动化,更重要的是让教学活动内容化,这样以来尖锐的时间与内容的矛盾就会有所缓解。
4.教学评价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细节;即时的评价使课堂显得生动鲜活,而且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节课堂教学活动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合,并重视采用激励性评价,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比较好。
5.课后要求学生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洋流名称,识记洋流相关知识点,理解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听课记录3
听课时间:3.27
【听课内容】
【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