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习心得——邱子晴

(2020-03-05 11:56:16)
标签:

语文

分类: 宽城三中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习心得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然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

余映潮先生说“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我们身为教师就是要努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开创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语文课堂,要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完成新的一次语文课堂改革。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美丽的自然、丰富的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都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而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第30期承德县宽城县分队

宽城三中 语文 邱子晴

2020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