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癸酉本论红楼梦9×12的结构美学
(2014-04-23 20:11:45)分类: 俊俊评癸酉本 |
第一节——第1回至第9回,这一节的作用是开启全书:各色主要人物全部登场,从不同角度开篇:第1回先写太虚幻境,浪漫主义开场;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旁观式暖场;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现实正脉之始;第4回薛宝钗进贾府,黛钗对峙之始;第5回是宁府故事之开篇,并再次回到太虚幻境,指迷全书结局,用5节组成始末小系统,正好五是九之中数。第6回刘姥姥进贾府,正式开启全书;第7回用周瑞家轮流送宫花之事奠定正册十二钗的基调。第8回“探宝钗黛玉半寒酸,比通灵金莺微露意”,黛钗第一次交锋;第9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写子孙不肖,在第一节之末便写出家败之因,是情节谶。
第二节——第10回至第18回:这一节的主题是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省亲。红白喜事,大喜大悲,一个死去,一个高升。作者的结构层次从正文上看不明显,在回目上却掐得很好:第10回的后半个回目“张太医论病细穷源”正好开启了秦可卿之死,第18回的回目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元妃省亲正好在第18回回末结束。这也证明了节长确实是九回。
第三节——第19回至第27回,写一春之事。第19回元宵节已过,春天随之到来;第27回以黛玉的葬花词结束,作为春天结束的挽歌。
第四节——第28回至第36回:写一夏之事。第二十八回已是农历四月,进入夏天了。有此回正文可证: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的节礼也赏了。”
第五节——第37回至第45回:写一秋之事。第37回开首第一句,“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说明时令已是秋天了,而且第38回回目“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第一个字就说明了这一回开始写秋天之事。第45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以黛玉的一首诗《秋窗风雨夕》唱响秋之哀歌,宣告秋天的结束。
第六节——第46回至54回:写一冬之事。这一节最需要冬景作为背景的情节就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第七节——第55回至63回:写探春理家,兼写这个时间跨度里发生的事。第55回回目“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即点出探春开始理家,第63回回目”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说明此时仍是探春在理家。凤姐还病着,不能像前回那样“协理宁国府”了,所以尤氏显得孤立无援。第55回写凤姐之病时也清楚交代了“谁知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这也是作者留下来的结构线索。
第八节——第64回至第72回:主要写二尤之事。第64回后半个回目“浪荡子情遗九龙佩”指出了此回是二尤故事的开始回。一直到69回,二尤故事回回都上了回目。第70回至72回看似是零散回,与这一节已经了结的主题无关,实际上是回归主脉,毕竟二尤是红楼梦里的次要人物。《桃花行》伏黛玉之死,“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伏凤姐之败,“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牵动后回司棋后回造反,逼鸳鸯告密,伏贾家之败。
第九节——第73回至第81回:主题是抄检大观园。上段已见,前一节结在第72回不是很明显,但此节的起始回是第73回却非常明显,第73回的前半个回目正是“痴丫头误拾绣春囊”。这一节的9回以抄检大观园为主题,正式拉开贾府之败的帷幕,集中写一些女子或被逐或死去,主要是又副册女子的命运,包括芳官等戏子、四儿、司棋被逐、晴雯之死。第81回仍然是抄检大观园的余波,这是许多红学家没有预料到的。抄检中被逐的戏子葵官等心中不忿又回来闹事,直接导致了袭人和春燕佳惠等人被遣。宝玉遣散丫鬟在第60回也有伏笔。此回还承接第80回写了副册香菱之死。
第十节——第82回至第90回:主题是正钗大事。第82回,王夫人和贾政谈宝玉婚事。黛玉、宝钗之间的竞争出乎大家的预料,宝钗一开始就出局了,更出乎意料的是黛玉的竞争对手是她的影子妙玉,好在妙玉选择了成人之美,避情离去。(宝玉的第1段姻缘终结。)此外,第83回还写了史湘云出嫁,第86回写探春远嫁,第87回写迎春之死、惜春出家,第88回写凤姐之死。第89回写宝黛准备成亲,祸害赵姨娘、贾环却已经摩拳擦掌,蓄意破坏。第90回写元春获罪,含冤死去,贾府的外部靠山轰然倒塌。下一节便是抄家了。
第十一节——第91回至第99回:主题是贾府之败,全书的高潮。第91回回目“锦衣卫查抄荣宁府,御林军戒严大观园”点明抄家从此回开始。但贾家的彻败不是因为抄家,而是因为不肖子孙。贾环、赵姨娘,贾蓉、贾蔷为了争夺财产,勾结流寇,导演了一场家族内部自相残杀的闹剧,使贾家最终一败涂地,正好印证了探春的败家论。宝玉在混乱中被贾环、赵姨娘抓到岳神庙。唯一幸存的主子黛玉中了贼人的反间计,使贾家彻败,自尽而死。倪二等人救出宝玉。宝玉回贾府对景悼颦儿,(他的第2段姻缘终结,)之后与宝钗成婚。这一节在回目中以”林黛玉还魂证前缘”作结。
第十二节——第100回至第108回:余波、彻底归结全书。这一节描绘了非常广阔的社会画面,展现了作者强大的驾驭文字的能力。第100回回首,作者笔锋一转,将镜头从贾府转移,聚焦获罪犯人的流放之苦,贾赦、邢岫烟死在广东的大庾岭,李纹、李绮被流放到东北的宁古塔。一南一北,形成对比。第101回薛蟠再次闹出人命官司,获罪被斩,第102回写惜春和妙玉两个尼姑的结局,第103回写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和巧姐的结局,第104回写夏金桂之死,第105回宝钗、宝玉开始决裂,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再次抒发国破家亡之叹。第106回宝玉离家出走,做了两回和尚,沦为乞丐。宝钗终嫁贾雨村,宝玉的第3段姻缘终结。第107回宝玉与湘云相聚,共度晚年。第108回宝钗雨村获罪,死于发配途中。湘云也因病死去。(宝玉的第4段姻缘也完结。)尘缘已尽,宝玉投海自尽,被天神救起,回归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展演情榜,全书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