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艾侃股:牛年到底是谁的牛市?

(2021-02-20 13:49:02)
牛年行情已正式上演了两天时间,如何评价这两天的走势?

如果看指数你会觉得不怎么样,尽管周五探底回升,那新年也是高开低走的走势。

但如果看个股,这分明是红彤彤的开门红!

连续两天,两市上涨的个股数量都超过3600只,而下跌的只有500多只,和节前相比,这绝对是碾压式的对比,要知道节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半数以上个股是下跌的。

以前是只赚指数不赚钱,而现在不赚指数只赚钱,到底哪种走势对广大股民来说更友好?

当然是后者,因为前者对机构更友好,毕竟机构持有的大都是蓝筹股,而广大股民持有更多的是中小盘股。

过了两个年,风格完全不一样,元旦那个年过后,是蓝筹股的天下,而春节这个年过后,则是中小盘股的天下。

市场风格转向了吗?

仅仅从这两天的走势看,风格确实转向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种风格转换能持续多久?

风格转换的背后是热点板块的切换,前期领涨的消费、新能源以及一批高位蓝筹股出现下跌,而有色为代表的周期股以及低价股、科技股、题材概念股趁机崛起。

周期股的上涨主要受商品期货的大涨带动,特别是铜,不断创新高,而铜又是工业原料的重要代表,对其他商品也形成带动。

商品期货的上涨是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特别是之前饱受疫情困扰的欧美国家,虽然现在仍未走出困境,但随着疫苗的铺开、天气逐渐转暖以及美国的经济刺激,预期是向好的。

虽然对于经济的预测比较复杂,但预测周期股并不复杂,因为不需要预测,盯着商品期货走势就可以了,如果能继续保持升势,那周期股就仍有空间,否则就会停滞。

对于其他热点,也要分析其上涨理由,是有基本面支撑的,还是单纯的游资炒作,特别是前者,是能否持续上涨的基础,如果没有基本面支撑,仅是靠题材概念或游资炒作,那是走不远的,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短线股。

包括高位股回落带来的低位股补涨也是如此,不能仅仅因为股价便宜就认为一定会涨,没有业绩支撑的话,股价还会越来越便宜。

虽然连续两天都是3600多只个股上涨,但它一靠分流蓝筹的资金,二是成交量放大了,连续两天成交破万亿,有增量资金入场。

这种个股普涨的局面能持续多久,新增资金这个因素最重要,后面要继续观察成交量,如果能在万亿的基础上持续放大,那就还能持续,如果跟不上,后面必然又会以个股分化和局部行情为主。

所以想要参与低价股的补涨,布局低估值品种,还得看业绩,有业绩的低价股才能称之为低估值,没业绩的,股价再低也是高估值。

那么,之前领涨的蓝筹股还有机会吗?会因为风格切换而持续回调吗?

这又涉及到“抱团瓦解”的话题了,已经喊了很多次甚至几年了,媒体也特别喜欢炒作这个话题,但我们看到,这几年不但没有瓦解,还越抱越紧。

在机构资金越来越庞大,已经成为市场主导力量的情况下,“抱团瓦解”注定是个伪命题,因为机构的择股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何况还有新基金源源不断地入市,节后新基金的发行依然非常火爆,虽然不一定会接盘高位股,但选择低位股的前提仍是有业绩的低估蓝筹。

所以我们看到周五的行情,在小盘股持续领涨的同时,蓝筹也回升了。这和元旦之后,蓝筹持续领涨,小盘股持续下跌,二八极度分化甚至水火不容是有较大区别的。

而且两天扫货超200亿的外资,扫货的对象也仍是以蓝筹股为主,周四扫了10亿五粮液,周五又扫了14亿美的集团。

所以蓝筹股的走势可能不会像之前那么猛了,有的甚至可能会休整一段时间,消化一下估值和获利盘压力,但趋势反转走下降趋势的概率仍然很低。

对于大家来说,更多热点的涌现,更多个股的上涨,虽然会带来择股以及要不要调仓换股的烦恼,但这也是幸福的烦恼,毕竟市场活跃度增加了,个股机会增多了,对咱们股民来说是更有利的。

特别是如果能由之前的局部牛市演化成全面牛市,那会带来大量的个股机会,毕竟水涨船高,很多股票都会受益,这当然是好事!

希望进入牛年之后,A股这头牛能够真正奔跑起来,大牛带小牛,万牛奔腾,让大家多骑牛股,收益长牛,牛年腾飞!

牛年抓牛股,基础先打好!想在牛年充电的,特给大家送上新春优惠券,年度会员低至2折!猛戳这个链接领券并开通V+会员。(学习全套课程请点这个链接) 也可直接前往微博@老艾观察,查看置顶微博开通会员并学习。

另外送给大家一个福利,可以免费加入老艾的VIP群,想要进群的,可以关注老艾的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ID:laoaigxt),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里面有进群方法。


老艾侃股:牛年到底是谁的牛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