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渡渡鸟
渡渡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08
  • 关注人气: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要怎么样活着?

(2010-03-17 10:34:22)
标签:

回归村落

   昨日 《参考消息》提到俄罗斯城里人开始回归农村——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俄罗斯中年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忙碌,花费2000-4000美元在乡村购买房屋,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和体力劳动中体悟内心的安宁。志同道合者结伴而居,呈现多个特色村落。有制陶村、养狗村等等。

   其实,北京大城市周边,也有许多文化人回归而形成的作家村,画家村。只不过我们的村产是集体所有制,城市人没有合法的路径购买,一般都是长期租住。曾经有购买者,打了著名的官司。最后还是退出了产权。

    如果我国也能允许城里人购买村产,城里人也许会在此找到与自然融通的新皈依,同时城里人的闲散资金会成为推进特色村落建设的民间力量,而见更多世面受过良好教育的城里人会把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审美外化,外化成果就是使处于美学初级层次的农村,成为欧洲村落那样的精致作品。农村原住民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也随之提升。  

    其实,城里人的概念非常的空泛,何谓城里人,就是远离土地的人吧。城里人是遍及全球的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俘虏。心胸短狭,目光局促。城里人看得到名牌,名车,消费世界各地,却独独看不到江河湖海,日月星空。

    但是成为城里人,保持城里的生活状态却始终是城外人的压力。毕竟现代化的资源尽聚于此。但现代化的垃圾也尽聚于此。精神垃圾尤为深重。当城里人离开土地,这是必然付出的代价。但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更能使我们幸福?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才能建构更完好的人性?

    互联网,使我们能够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隅而参与所有的事件。我们能否回归?我们能否以部分精神在场,远程参与城市的事件,而肉体和部分精神却出场参与所有的斗转星移?也就是说,回归不是原初的,而是更高层次更高意义上的回归?

    如果无论是进城还是返乡都能顺畅对流多好.

    现有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祖辈一样,出于谋生,出于成长,出于丰富自己的精神见闻,仍川流不息的踏上进城之路。这样的路能否有所变化?能否实现人生的终极目的——幸福呢。是不是固定要走上城里人同样的轨迹,才称得上是成功?成功对于幸福感有绝对的帮助吗?拥有村落和投奔现代化冲突吗?

   

    俄罗斯批评家查雷金指出:“都市化并不掩盖其反生态的实质,而农民疏离土地——是人疏离大自然这条道路上跨出的最重大的一步。”

    对于城里人,关键是,我们如何跨回?

    对于村里人,关键是,我们如何既不疏离,又能够分享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富裕=不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