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的定义及其发展
(2010-05-11 08:42:09)
标签:
蒙太奇的定义及其发展影视电影蒙太奇镜头格里菲斯杂谈 |
分类: 影视专题研究 |
蒙太奇的定义及其发展
蒙太奇在电影中地位的确立,有一段发展历史。在电影诞生的初期,作者是用一次拍摄,不经剪辑的镜头制作的。多数是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或舞台剧的简单摄录,不分镜头,一个场面一般用一个固定的全景镜头拍摄下来,最多把各个场景的镜头机械地粘接起来,根本称不上艺术,也不成为语言。后来经过电影工作者的不断探索,采用了分镜头的方法,产生了多视点,多空间的表现,摆脱了单一视点,单一空间和单一时间的局限。这种方法是格里菲斯的一个创造。格里菲斯发现可以把一个动作的若干环节的视觉形象加以安排,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叙述之明确度和连贯性决不亚于其他任何文字作品。
格里菲斯发现的“不是实在的描绘整个动作,却又使观众产生看到了全部动作的感觉”的这种剪辑技巧,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通过电影创作者的反复试验,逐步走向成熟,创造出一种真正的电影表现方式--蒙太奇。
蒙太奇的发展过程中苏联的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都起过重要作用。
当电影采用前期对画面多视点、多空间的分解拍摄,也就产生了后期对镜头画面进行组接的环节。镜头组接的形式,就是把分散拍摄的镜头素材,经过选择,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部表达完整内容的电影片。这种组接方法和构成形式,类似与把一些零散的建筑材料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构想有机地组合到一起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于是便形象地借用了法国建筑学中一个有构成、装配之意的术语蒙太奇。(Montage)
对蒙太奇这一术语的含义,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蒙太奇为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
《大英百科全书》“蒙太奇指的是通过传达作品意图的最佳方式对整片进行剪辑、剪接以及把曝光的影片组接起来的工作。”
对蒙太奇的理解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一种是广义的。
狭义理解的蒙太奇,就是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也就是研究镜头与镜头之间怎样进行组接来完成电影画面造型,从而正确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正如我国电影艺术家夏衍所说:“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发展和观众注意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巧。”
广义蒙太奇的理解,包含三层意思:
1、为电影反映现实生活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蒙太奇指导着导演、摄像以及编辑人员对形象体系的建立。
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3、为电影镜头组接的具体技法和技巧。
具体地说:从总体上看,它包括编导对整个影片在叙述的方式、叙述角度、时空结构、场景、段落的布局把握。
从横向看,包括画面与画面,声音与声音,以及声画之间的全部组合关系。从纵向上看,包括对镜头的运用和处理,镜头的分切与组合,场面、段落的组接及转换的技巧和方法等。
蒙太奇既是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方法,也是作为影视作品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和镜头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