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什么时候寄宿比较好?

(2012-11-01 09:55:33)
标签:

杂谈

问题的缘起是看到有人转引了于丹老师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其生命中分离出去。越早分离,父母就越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队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持!”

于丹老师的特点往往是句式排山倒海,大词很多,但语焉不详。@芽芽乐 老师据此提出一个问题:应该让孩子上寄宿制小学吗?

依据儿童心理发展之一般规律,我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幼儿园和小学寄宿就是虐待儿童。话虽然有些极端,但理由如下:

虽然寄宿生活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并非越早越好。在幼儿园及小学,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尤其幼儿园的亲子依恋,可能会对一生的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幼儿园你和妈妈的关系往往影响着成年后你和老婆的关系。此外,幼儿园孩子年龄尚小,可能不理解寄宿的含义,容易误解为父母不要自己了,遂产生孤立无助之感,等等。幼年时无法和此时的重要他人产生亲密关系,易生童年创伤。

初中生易生亲子冲突,且对朋友的关系更为器重,如果是比较好的学校,住宿尚可,既减少亲子冲突,又学会独立,挺好;但因此时自辨力尚不足,如果学校一般,又遇人不淑,交上损友,那么就非常危险了。

高中住宿,一般问题不大。平时在校有个独立性锻炼,为大学生活做准备;周末回家找找妈,缓解一下高考压力,两全其美;如果父母不理解,再加压力,人家就周末不回家,找朋友,也不错。所以我认为,高中住宿是最合适的,防止青春期,更年期,高考绞到一起家里乱成一锅粥。

有人研究微软研究院牛人们的成长历程,发现“慈父严母,少年离家”是其共有经历。慈父严母,幼儿园小学时期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如依此惯性,中学时还那么严厉则双方必生冲突;但人家此时离家在外,既有了独立生活之锻炼,又没了亲子冲突的隐忧,总也不见,都是思念啊。

当然,适不适合寄宿在外,还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特点,因材施教才是正道。有的孩子,天生马大哈,无所谓想妈不想妈,到哪里养都能自我调节,快乐生长;但有的孩子,生来细腻敏感,多愁善感,骂他一句就记了一辈子,是否过早送出家,则要多些考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