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东南西北教案

(2012-02-09 21:31:2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三年级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人教版

 

罗凤第二小学

设计者

何晓琴

课题

《认识东南西北》

课型

新授课

学情

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累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身体验方位,体会到方位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目标

表述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另三个方向,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看懂生活中的图,并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另三个方向

难点:体会方向的顺时针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瞧瞧你的新座位,你能来介绍一下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吗?

1学生作介绍。

2指定一名学生,全班齐指坐在他周围的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二、新授:

A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猴,小兔和小熊去野外玩耍,不知不觉中天色就暗下来了,很快夜晚来临了。小兔小熊很着急,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猴却是胸有成竹。最后在他的帮助下,他们都顺利地回到了家。

你知道小猴用什么办法找到了回家的路吗?

a介绍北斗星。

b如果是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吗?

c看来辨认方向的方法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东南西北。(板书课题)

B、教室中的东南西北。

1、首先我们来猜一猜:

a.早晨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那你知道你的前面是教室的哪个方向?

b面朝东面,想想你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左边呢?右边呢?

                

c. 观察图:         

                   西

思考:南与北这2个方向有什么关系?

东与西这2个方向有什么关系?

   总结并板书:东与西是相对的,南与北是相对的。

2、对口令:一方说一个方向,另一方说出与它相对的方向。(师与生、生与生、同桌一起)

3示范四人组活动。

1)四人组合作,1人说,3人做。2)按顺序说口令: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3)重复两次。

4讨论:通过活动,发现了什么?

总结板书: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的

C、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现在咱们要把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搬到地图上。

2出示例1图,要求制作校园示意图。

http://s12/middle/62cd70c0gb888198f95eb&690  

 

3学生自主练习。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有不同填法吗?

4统一标准,看看小精灵的提示: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5展示调整好的示意图,并向大家作介绍。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小花面朝东面站在桥上,她背朝着(      )面。

2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右边是(      )面,你的左边是(      )面。

3

http://s12/middle/62cd70c0gb8881c08c80b&690

2、请你介绍

http://s2/middle/62cd70c0g78da6967faa1&690

 

四、总结: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吗?

 

 

 

本学期的第一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的座位在以前学习数学过程中获得的认知经验,感知前后左右方向是相对的这一知识,为新内容做铺垫。

 

 

  故事的引入,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能很好地解决生活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通过猜一猜,指一指,做一做,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获得认知经验,感知东南西北方向是不变的,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由相对方向,拓展到指定一个方向,搞清其它三个方向,在活动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其充分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按顺时针正好转了一圈”,这样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从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过度到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操作,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实践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