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秒的认识

(2011-11-07 22:48:3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三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第59-6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概念;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60

    3.在认识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知道1=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情境导入,感知时间单位(课件演示:新的一年快要来到了。师生跟着晚会现场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启发刚才的倒计时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 让学生明白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秒来计时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展示课件动态演示画面:十字路口,红绿灯旁显示屏上的数字在显示;体育课上,小朋友用几秒时间跑完 50米。……)

    引出课题:秒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体验内化
(
)自主探究
1.
认识秒针

通过观察钟面,让学生从中发现秒针的特点。
2.
认识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究在钟面上秒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过去1秒的?板书并强调,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3.体验1

你感觉在1秒的时间里能做哪些事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后交流。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的长短。】

4.1秒的价值

出示一组信息:
1.“
神六”1秒约飞行7800米。
2.
铅笔厂1秒约生产300支铅笔。
3.
三峡水电站平均1秒约发电2685千瓦时。

让学生谈一谈看完三条信息后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惜时教育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来记时】

5.认识几秒
   
认识5秒。出示课件,随着秒针的走动,观察时间过去几秒,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认识十几秒。让秒针继续走动,观察时间过去几秒,并说理由。
   
认识20:不让秒针走动,假如秒针从数字12到数学4会是多长时间?说出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以及对钟面的进一步了解,为体验和研究分与秒的关系做好充分的铺垫。】
(
)体验内化
     1.
体验5秒。(播放课件时,秒针走动伴随声音。)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点头、拍手、数数、眨眼……)随着秒针的走动,一起感觉5秒的时间。
     2.
体验10秒。(课件先播放伴随声音的5秒钟,接下来的5秒钟是静音。)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感觉有声音的5,当声音关掉时,让学生继续用自己的方法感觉剩下的5,感觉10秒的时间到了就马上举手。
     3.
体验15秒。(课件播放时,秒针走动无声音。)
     
引导学生脱离钟表,体验15秒。教师根据情况,酌情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半扶――的三个阶段,逐步熟练、准确地运用自己的方法去感觉时间,充分体验,达到内化。使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

()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1.认识60:
    
观察钟面。问: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儿,是多长时间?思考后把自己想法与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谈谈各自的想法。得出结论:秒针走一圈是60秒。

2.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秒针走一圈,猜想分针会走多长的距离?
   
通过课件演示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60秒。(板书:1=60)
3.
谈谈1分钟里自己能做哪些事情,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惜时教育。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让学生清晰地对秒与分进行对比认识,通过推测与探究,观察与分析,充分验证了分与秒的关系。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快乐。】

三、实践应用:
    1.
让我们走进小明的一天(课件演示)
   
起床时刻(钟面  6(时)
   
吃饭    10()
   
整理书包    40()
   
一天在校学习    6(小时)
   
写作业    15()
   
看书    30()
   
睡觉时刻(钟面   晚上8时半
    2.(
在填完上表中写作业的时间,出示小明的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的内容是:60=( 1 )
    2
=( 120 )
    1
40=( 100 )
    75
=( 1 )( 15 )
   
看完小明的一天,谈谈小明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再次进行惜时教育: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3.

    http://s3/middle/62cd70c0gb12635f42212&690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发现所学知识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
    
出示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一句名言: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设计意图:整堂课结束时,再次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将华老的一句名言送给学生,达到课已尽意长存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