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
3.在认识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情境导入,感知时间单位“秒”。(课件演示:新的一年快要来到了。师生跟着晚会现场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启发刚才的倒计时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 让学生明白“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秒来计时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展示课件动态演示画面:十字路口,红绿灯旁显示屏上的数字在显示;体育课上,小朋友用几秒时间跑完
50米。……)
引出课题:秒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体验内化
(一)自主探究“秒”
1.认识秒针
通过观察钟面,让学生从中发现秒针的特点。
2.认识1秒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究在钟面上秒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过去1秒的?板书并强调,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3.体验1秒
你感觉在1秒的时间里能做哪些事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后交流。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4.1秒的价值
出示一组信息:
1.“神六”1秒约飞行7800米。
2.铅笔厂1秒约生产300支铅笔。
3.三峡水电站平均1秒约发电2685千瓦时。
让学生谈一谈看完三条信息后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惜时教育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
5.认识几秒
①认识5秒。出示课件,随着秒针的走动,观察时间过去几秒,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②认识十几秒。让秒针继续走动,观察时间过去几秒,并说理由。
③认识20秒:不让秒针走动,假如秒针从数字12到数学4会是多长时间?说出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以及对钟面的进一步了解,为体验“秒”和研究分与秒的关系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体验内化“秒”
1.体验5秒。(播放课件时,秒针走动伴随声音。)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点头、拍手、数数、眨眼……)随着秒针的走动,一起感觉5秒的时间。
2.体验10秒。(课件先播放伴随声音的5秒钟,接下来的5秒钟是静音。)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感觉有声音的5秒,当声音关掉时,让学生继续用自己的方法感觉剩下的5秒,感觉10秒的时间到了就马上举手。
3.体验15秒。(课件播放时,秒针走动无声音。)
引导学生脱离钟表,体验15秒。教师根据情况,酌情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扶――半扶――放”的三个阶段,逐步熟练、准确地运用自己的方法去感觉时间,充分体验,达到内化。使“秒”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
(三)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1.认识60秒:
①观察钟面。问: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儿,是多长时间?思考后把自己想法与同桌交流。
②集体交流,谈谈各自的想法。得出结论:秒针走一圈是60秒。
2.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①
秒针走一圈,猜想分针会走多长的距离?
②
通过课件演示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3.谈谈1分钟里自己能做哪些事情,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惜时教育。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让学生清晰地对秒与分进行对比认识,通过推测与探究,观察与分析,充分验证了分与秒的关系。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快乐。】
三、实践应用:
1.让我们走进小明的一天(课件演示)
起床时刻(钟面) 6(时)
吃饭
10(分)
整理书包
40(秒)
一天在校学习
6(小时)
写作业
15(分)
看书
30(分)
睡觉时刻(钟面)
晚上8时半
2.(在填完上表中“写作业的时间”后,出示小明的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的内容是:60秒=( 1 )分
2分=( 120
)秒
1分40秒=( 100 )秒
75秒=( 1
)分( 15
)秒
看完小明的一天,谈谈小明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再次进行惜时教育: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3.
http://s3/middle/62cd70c0gb12635f42212&690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发现所学知识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
出示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一句名言: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设计意图:整堂课结束时,再次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将华老的一句名言送给学生,达到“课已尽意长存”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