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光起:未来市场将从流量时代进入精耕时代

(2018-01-11 18:52:05)
标签:

杂谈

http://p9.pstatp.com/large/568e00064278148e16a9

2007年我为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提出了“免费营销”这个基于免费模式的低成本获客方式——通过免费提供商品或服务,获得大量用户,而后从用户身上间接获得收益,如阅读广告、增值服务等。那是一种基于市场具有很多用户(流量)的流量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线上线下的获客成本飙升,流量成了极其稀缺的资源,而顾客对于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是免费的商品并不是哪个顾客都要,至少具有消费能力的优质顾客会筛选,甚至会放弃免费商品而选择付费的更优质商品。从现在很多互联网用户愿意为更快看到新剧付费、愿意为高质量音乐付费、愿意为优质知识付费,就可以看出这个趋势。

http://p3.pstatp.com/large/568e00064400476489d1

回首这十年间,市场格局大变,流量思维已经被市场用烂,根据现如今的市场情况,我要提出,未来十年,尤其是中小公司、创业公司,要从“流量思维”转化为“精耕思维”所谓精耕思维,就是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广撒网去获客,而是精准定位,精确开发用户,而后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深挖顾客综合价值。我预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1000个高忠诚度顾客比拥有10000个免费用户要更有价值。在未来,一家小公司可能只要拥有了500个高忠诚度顾客,就可以生存下来。

http://p1.pstatp.com/large/56910002ad59aaf4a278

前面我写了一篇《未来的市场将会小鱼吃大鱼》主旨就是说“小”将不再是一家公司的弱点,小公司在科技与社会结构的赋能下,可以有自己的强大之道。除非你是做大众市场,依然需要依靠流量,当然,这往往也只能是大资本的游戏,如果你资本有限,却还想做“流量生意”那很容易被大资本玩家轻松干掉。曾经出行领域就给小公司上了沉痛的一课——滴滴和快的两个有资本巨鳄支持的网约车公司仅仅是一个回合下来,其他小的网约车公司就都灰飞烟灭了,共享单车也再次上演了这样的戏码。接下来的无人货架将再次深刻证明这点。对中小公司最大的启示就是,资本不够就不要碰“流量生意”,而应是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可以深耕细作的小众市场。

http://p1.pstatp.com/large/569400007e1f64ac450b

那么,深耕思维怎么落地呢?首先,作为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去观察行业内大公司的薄弱点,大公司因为市场份额大,顾客数量多,其商品或服务要考虑包容性与均衡性,这就必然造成部分顾客的需求无法充分满足。小公司就可以通过抓住这部分需求未被充分满足的顾客,切进这个缝隙,圈一个小群体,而后通过寻找目标顾客的核心需求,强化产品或服务的这一功能,进而获得顾客的忠诚。虽然这样的市场规模不大,但往往是初创小公司立足、活下来的避风港。待到自身能力提升后,可以寻找并满足其他关联的小需求,确保每个细分领域都能做到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最后形成一个蜂窝状的产品矩阵,这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而非盲目争抢大市场,做大规模。在未来市场中,做大的风险很大,而做精的竞争力会很强。

http://p1.pstatp.com/large/56900002dcce34a93e4e

可能你会说,虽然是细分市场,但自己没资金,没技术,根本找不到差异化市场!这只能说你对消费者的了解还是不够,比如,至少你能做到对顾客热情体贴吧?能做到一对一服务吧?这就是大公司做不了的啊。比如你是做手机的,技术很一般,产品没差异化,那你如果顾客定位于老年人,买你的手机你可以提供使用指导,把增值服务捆绑在产品上,苹果公司做得到吗?这就是你可以利用“小”找到的竞争力。当然,这只是举例,类似的大公司的短板和没有被充分满足的市场机会很多。

http://p1.pstatp.com/large/569400007e5392e54e0c

总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的升级,传统流量思维市场中很多环节与市场需要升级深耕,很多顾客也愿意为更优质的商品或服务买单,这就是未来十年小公司的机会——找到一群精致的顾客,为他们提供更加精致的商品或服务吧!

作者简介:美国Tutti Frutti餐饮连锁中国区CEO、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连续创业者。

更多相关资讯请新浪微博搜索:史光起,或点击上方关注,与作者互动交流。

关注微信(shiguangqi66)后点击菜单“学习资料”,送26G企业家、高管创业、职场、营销、管理类电子书及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