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丛帖经典名篇名家书法千字文杨剑篆书 |
分类: 【杨剑报刊书籍介绍集萃】 |
http://s10/mw690/62ca4d01gx6BjmLDBVvb9&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封面
----------------------------------------------------------------------------------------------
近日,《名家书经典名篇丛帖——杨剑篆书千字文》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发行。该书为大十六开,31页,定价每本20元,是《千字文》系列丛帖的一本。此套丛帖特邀全国十余位书法名家分别以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书写,著名书法家、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江西省上饶市文联副主席杨剑先生应邀参加,其以圆劲、苍茫、浑厚、朴茂的篆书恣情演绎了《千字文》。中国书协副主席何应辉先生高度评价杨剑篆书“气势遒畅,笔致浑凝,出之以小篆体势而发之以大篆意趣,风姿端丽而气息古朴,在当今篆刻家的篆书中,并不多见。”
--------------------------------------------------------------------------------------------------------
《名家书经典名篇丛帖——杨剑篆书千字文》邮购价每本30元(含快递费10元),将由杨剑先生签名留念。
地
联系人:黄金虎
电
汇款银行:中国银行广丰支行黄金虎卡号
http://s7/mw690/62ca4d01gx6BjmLU5Cu16&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扉页
http://s16/mw690/62ca4d01gx6BjmM06dNef&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版权页
http://s1/mw690/62ca4d01gx6BjmLWNby30&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封底
http://s9/mw690/62ca4d01gx6BjmMGNyU68&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2、3
--------------------------------------------------------------------------------------------
我写千字文
杨
《千字文》好似一部既经典又流行的乐曲,千年以来成为是人们追捧的对象,古今许多书法名家竞相演绎书写。壬辰冬天,出版社邀约我篆书《千字文》,经过近半年努畋,终于完成了这本篆书《千字文》的创作,其中甘苦,寸心自知。窃以为需注意以下四点:
一、篆书是古文字,特别要注意文字书写的正确性。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期间的文字改革,在古代一些不同表意的文字,在简化以后变成了相同的字,但是要写成繁体字和篆书,那么就必须还其正确的繁体写法。如下列文字:
①“云腾致雨”之“云”应为“雲”,“禅主云亭” 之“云”应为“云”;
②“玉出昆冈”之“昆”应为“崑”,“昆池碣石” 之“昆”应为“昆”;
③“剑号巨阙”之“巨”应为“巨”,“巨野洞庭” 之“巨”应为“鉅”;
④“周发殷汤”之“发”应为“發”,“盖此身发” 之“发”应为“髪”;
⑤“女慕贞洁”之“洁”应为“絜”,“纨扇圆洁” 之“洁”应为“潔”;
⑥“百郡秦并”之“并”应为“倂”,“并皆佳妙” 之“并”应为“並”;
⑦“戚谢欢招”之“戚”应为“慼”,“亲戚古旧” 之“戚”应为“戚”;
⑧“策功茂实”之“实”应为“實”,“多士实宁” 之“实”应为“寔”。
二、《千字文》经过千余年各个时期书法名家的不同演绎,有一些内容虽然书写不同,但已经成为约定俗成了,这些内容不存在谁对谁错。如以下内容:
①“鸣凤在竹”:“鸣凤在树”( 智永、欧阳询、赵孟頫);②“藉甚无竟”(智永、欧阳询),“籍甚无竟”(赵孟頫);③“岳宗泰岱”:“岳宗恒岱”(智永、欧阳询、赵孟頫);④“岩岫沓冥”:“岩岫杳冥”(智永、欧阳询、赵孟頫);⑤“梧桐蚤凋”:“梧桐早凋”(智永、欧阳询、赵孟頫);⑥“布射僚丸”:“布射辽丸”(智永、欧阳询、赵孟頫)。
三、从上述两个问题来看,前者属于文字的繁简问题,后者是历代书法家书写内容的版本选择问题。如果一位书法家书法水平还好,却连一些文字基本常识都没有掌握,书写时错别字不时出现,你能算得上一位合格的书法家吗?因此,作为一位书法工作者应该学习文字学知识,了解汉字的起源、产生途径、古文字以及构形理据与文字的本义、汉字的繁简演变以及熟练掌握运用等等,这对于学习书法本身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学习篆书尤为重要。
四、学习篆书的一些初步方法:篆书的书写应该中锋行笔,藏头护尾。起笔时宜用藏锋,行笔舒缓,收笔时略作回锋,达到饱满含蓄的效果。有时候收锋也可作急停或出锋,圆起方收、浓起枯收、实起虚收,以求变化。
http://s16/mw690/62ca4d01gx6BjmPhH1J3f&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4、5
http://s16/mw690/62ca4d01gx6BjmOC5P1df&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6、7
圆实精纯
——读杨剑篆书《千字文》
薛元明
《千字文》是中国历史中知名度最高的启蒙读本,内容精文辞美,独领风骚,长盛不衰。不独于此,《千字文》逐渐成为历代书家所喜爱的书写内容,有数不清的版本,因此也让人不免有“崔浩有诗在上头”的感喟,出新意难,愈往后则愈难。形式和书体已经穷尽,最终还是要从风格上来实现突破。
第一眼看到杨剑兄所写《千字文》,不禁想起第一次和他见面时的情景。差不多在十年前,杨剑兄到南京考察筹建艺术馆事宜,回程时经过我住处。电话相约,而后一见如故。我告诉他当晚有一好友相约,有家宴款待,邀请同往。他很高兴,当即和我同行。虽不胜酒力,却从不推脱,三下两下便满脸通红,而后就只能靠在椅子上休息,不时开心地大笑着。看来,他是酒醉心明。数日之后,他给每个在场的几位书友每人寄了一件作品,请求批评指正。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所以多年不忘,时常念及他的随和、实在。
之所以想起这段往事,是因为由人及书,一直以来都很关注他的篆书创作研究。篆书虽难,幸赖始终有执著之人。
身处当代,必须对历代篆书进行必要的梳理,直接面对的就是清隶。清代碑帖更替,篆隶大兴,越过宋元明三朝低谷,直追秦汉,有突破性发展。乾嘉朴学兴起之后,训诂考据、明经访碑,一时间,篆书与整个社会的崇古之风结合日渐紧密,为篆书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朝大大小小名头的篆书家就有数百人之多。这些对于当代书家来说,既是一种有效的取法借鉴资源,也会带来强大的限制性。很多人写篆书,玩弄所谓的形式感,不惜夸张变形,变态扭曲,以至于怪异肆虐。其实从某个角度说明了个人心虚,说穿了,也是一种逃避。真正有志于篆书的书家,必须做到迎难而上,在笔法、结体、章法和意境上有所开拓。篆书的难度在于,首先是文字的释读,其次是体系的廓清,再次才是风格的锻造。篆书成就的取得最终要看学问、修养高低,清杨守敬曾言:“未有胸无点墨而成为书家者”。篆书为五体之祖,要求更高。
记得里尔克曾说过,“艺术是万物朦胧的愿望”。杨剑极善于深入挖掘内心深处的一闪之念,强化升华,故而佳作频频。此册《千字文》笔法更为成熟老练,以个人笔墨语言来驾驭、主导,不刻意于一种风格而能有一种风格。我概括为“圆实精纯”四字。
圆。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圆形思维”,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理论逻辑和实践过程等两个方面。刘熙载论书时有云:“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不工求工。不工者,工之极也”。书法最初处于一种不成熟、不自觉的状态,经过千锤百炼,脱离素朴、幼稚的原生态,逐步走向成熟和自觉,但如果过多地受到理智和意志的严密控制,就会表现出过强的目的性和人工性,难免流于雕琢、做作,最终必须过渡到一种纯任自然、无拘无碍的状态,即所谓的“复归于朴”。杨剑篆书《千字文》的“圆”,具体来说,就是笔画上的圆润,结构上的圆整,对整个篆书体系理解的圆通。书法与人生保持同步,才能够做到最终的圆融。
实。基础扎实,老实人的老实功夫,不刻意于夸张变形,平中见奇。如果经常看杨剑的博客,就能了解他每天的日课。将前后期作品进行对比,明显地感觉他动了很多脑筋。下功夫但不是死功夫,是一种懂方法的勤奋。千万别小视这一点。书坛有很多“伪勤奋”。以为参加大量的培训班就一定会脱胎换骨,以为每天只睡五小时就可以成为名家。如果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最终结果却显示出退步,这就是“伪勤奋”。靠虚假的参训来安慰自己,喜欢他人评述自己是多么努力,却长期劳而无功,直至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书家不能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脚踏实地、问心无愧足矣。一个人内心强大了,才是真正的强大。当勤奋成为一种日常习惯,对待书法就和三餐饭一样,持之以恒,远远胜过时不时的突击强化。
精。主要是篆法上,能够做到识篆、用篆、写篆,精益求精。篆书是静态化的,体系最为复杂,想要塑造出个人风格,较之行草书难度大的多。而从当下来看,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对立差异和多样复杂性,正是当下书家所处的现实环境。无数书家尝试以自己的独特模式构建个人图景,期望能够在这个时代中留下印记,角度、理念、方式不尽相同,各显神通,有的直接生硬嫁接,有的不惜混乱搀和,最肤浅的则是直接抄袭、模仿他人、亦步亦趋,必须有深度融合才能有个人风格,经过消化、提炼,直至融会贯通。
纯。主攻学吴昌硕一家而能成自家面目,变短笔为长笔,不失其神韵。沈括《梦溪笔谈》有言:“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世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很多人过于看重书法的外在的形式,却往往忽视了内在本质。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书法会呈现不同发展状态。过去偏重实用和研究,而在市场经济下,多数人趋于迎合口味——这些只是暂时浮在表面上的,始终会有一些书家,保持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执着精神。只有保持自己精神的纯正,才能有风格的纯粹。那些搔首弄姿、故意卖弄者,动机不纯,难成大器。
如果说,“圆实精纯”四字是就细节而言,整体上则有一种正大气象。篆书需要正大气象。奇只是为了变化,不能刻意成怪。当下为了适应展厅需要,夺人眼球,拼命使用色宣、泥金,挖空心思拼接粘贴,镶色弄巧、制作装潢,弄得花里胡哨,不过是为了掩饰书写技能的低劣,篆书多见生造讹误,不惜夸张变态,在这条歧途上难以止步,看起来是高头大马,却意蕴浅薄。强调“大”,并不是单纯的宣纸面积大,而是内在的大气。“正”是正宗、正脉、正气,“大”即大气派,大大方方。我大致测算了一下,此册《千字文》格子宽高的比例接近3:4,字形大多体势近方,着意高古,有一种掩不住的大气、正气。但其中也有少数字,可能因为字形本身笔画的原因,如“宇、宙、宫、宿、量、如、于”等,过圆少方,显得有些滑,“背、求、箱、康”等字的局部处理显得局促,当然,这些都是瑕不掩瑜。另外,希望整体上能再多一点随意性。
真正的好作品,并不是要一瞬间吸引眼球,而是能够打动人的心灵,持久回味。记得尼采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最高贵的美是这样一种美,并非一下子把人吸引住,不作暴烈的醉人的进攻,而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人几乎不知不觉把它带走,一度在梦中与它重逢,悄悄久留我们心中之后,就完全占有了我们,使我们的眼睛饱含泪水,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
http://s7/mw690/62ca4d01gx6BjmPzODke6&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8、9
-----------------------------------------------------------------------------------------------
精神的归属与信仰
我曾为杨剑写过一篇评论,对其做人做事、从政从艺进行叙述,刊登在福建日报上。前不久,又收到杨剑寄来的新作《名家书经典名篇丛贴——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装祯别致,古朴典雅,令人耳目一新。
http://s8/mw690/62ca4d01gx6BjmPOJvx77&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10、11
http://s2/mw690/62ca4d01gx6BjmPImTD21&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12、13
http://s12/mw690/62ca4d01gx6BjmRvjnBdb&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14、15
http://s12/mw690/62ca4d01gx6BjmS0Op5bb&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16、17
----------------------------------------------------------------------------------------------
读杨剑篆书《千字文》所想
杨剑兄的篆书《千字文》字帖出版了,很值得庆贺。我在多年前已熟悉杨剑兄大名了。经常是电话或书信往来,但至今未曾谋面,也经常在全国书法报刊杂志及全国书展看到他的作品,杨剑兄是在书法界出道较早的一位书法篆刻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加入中国书协,后来又被西泠印社吸收为社员,这个着实不易,是值得我学习的。
比起当今书坛中青年俊彦,杨剑既没有什么骄人的学历,也没有什么了不得师承关系,不过九十年代中期杨剑经常到全国各地拜师访友、交流书艺。他曾得到书法篆刻大家钱君匋先生指点,给他书法篆刻帮助很大。知天命之后,进而赴湖上从颐斋师学习草书,赴海上从豆庐师精研篆刻,像他这样已经成名的书法篆刻家能够如此勤勉好学,可知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我与杨剑虽然未有见过面。透过他的作品及我们的电话、书信交流中,感觉他平和中夹着一丝矜持,多年的艺术苦苦磨砺及耐得寂寞使他谙熟了世俗的追求与满足,但同时又自觉地远离了它们,而当他进入拈管挥毫时,却又有着一种如面至尊的感觉,与古人交流,他以心灵之光契入历史遗存,于杨剑兄而言不仅可以忘却生存的烦恼,而且又启发着他的智慧。
从杨剑兄的篆书《千字文》中可以看出他对《石鼓》、《散氏盘》用功较勤,作品中有《石鼓》的古朴、厚重的笔意,另外,又能看出结体紧凑而又奇姿横生的《虢季子白盘铭文》,由此拓展,他将能找到的这类金文都下苦功夫临习。在这方面他日积月累,终于打下了深厚扎实的篆书功底。
晚清吴昌硕曾说过:“近时作篆莫友芝用刚笔,吴让之用柔笔,杨沂孙用渴笔,欲求三家之外别树一帜难矣”。但吴昌硕本人就能在刚、柔、渴笔之外,以《石鼓文》为根基,参以钟鼎铭文而成为一代篆书大家。杨剑兄则用刚、柔、渴笔兼施,以《石鼓》参以《虢季子白盘》的笔意,然后再以金文为用,吸收小篆圆润之优点,融会贯通,成为当今书写篆书之高手。他的这件篆书《千字文》用笔精准到位,每个篆字用笔体势都有很清楚的交待。运笔时他能举重若轻,又能以轻得散宕之致。
杨剑兄的《千字文》篆书十分重视用笔,他不是一味追求硬挺或柔美,而是发挥篆书笔法中圆劲的特点。笔笔富有弹性,写来轻松自如,从容不迫;在用墨上也有他独到之处,他通过用墨的干、湿、浓,恰到好处运用飞白,这样写出的字笔酣墨活。通篇具有精、气、神和苍劲之态。
苏东坡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者,终不能尽妙”。以此观之杨剑兄篆书《千字文》书法所折射出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源于他未必是日日临池,但必是日日读书的态度。
杨剑兄书法面貌多,但总体风格是属于古朴、静雅一路的书风。这与他学书平和的心态有关。
此外,杨剑兄又雅好金石,对两汉印章和周秦古玺有研究,其印力求古趣、雅正,曾被专家和同道所认可并多次在全国篆刻展览中入展获奖。
书如其人,杨剑兄为人敦厚和易,在繁忙的文联政务工作之余,孜孜以求,孔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心所欲不愈矩。”这两句名言,这即是他的人生态度,不偏不倚而允执其中,不阿世、不趋从,从他的作品中向我们呈现的也正是一种正派,从容而雅的儒士风度。
2013年7月9日于中州随安精舍
http://s11/mw690/62ca4d01gx6BjBFDwtYba&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18、19
http://s4/mw690/62ca4d01gx6BjBS6CpZb3&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20、21
http://s2/mw690/62ca4d01gx6BjBS73e941&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22、23
http://s6/mw690/62ca4d01gx6BjBSE901e5&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24、25
http://s12/mw690/62ca4d01gx6BjBVuwt5cb&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26、27
http://s4/mw690/62ca4d01gx6BjBS0HQf53&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28、29
http://s3/mw690/62ca4d01gx6BjBTJumKa2&690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P30、31
------------------------------------------------------------------------------------------------
《名家书经典名篇字帖——杨剑篆书千字文》原作照片
http://s2/bmiddle/62ca4d01gda5326d14711&690
http://s2/bmiddle/62ca4d01gda536fbfa211&690
http://s3/bmiddle/62ca4d01gda536f37e5c2&690
http://s15/bmiddle/62ca4d01gdaef150643ee&690
http://s14/bmiddle/62ca4d01g08d56d0bf30d&690
http://s5/bmiddle/62ca4d01gdaef14a4e5b4&690
http://s14/bmiddle/62ca4d01gdaef13fcfe9d&690
http://s1/bmiddle/62ca4d01gdaef15627aa0&690
http://s9/bmiddle/62ca4d01gdaef17afdde8&690
http://s15/bmiddle/62ca4d01g7c4b1c0791ce&690
http://s10/bmiddle/62ca4d01gdaef18ab82a9&690
http://s5/bmiddle/62ca4d01gdaef18d10674&690
http://s14/bmiddle/62ca4d01gdaef1a77a3dd&690
http://s4/bmiddle/62ca4d01gdaef1b789883&690
http://s12/bmiddle/62ca4d01g7c4b1c5afa6b&690
http://s13/bmiddle/62ca4d01g7c4b1c89dc6c&690
http://s5/bmiddle/62ca4d01gdaef1e15ebb4&690
http://s6/bmiddle/62ca4d01gdaef1e9461c5&690
http://s16/bmiddle/62ca4d01gdaef1f4e58ff&690
http://s16/bmiddle/62ca4d01gdaef21b6faef&690
http://s1/bmiddle/62ca4d01g7c4b1cff3940&690
http://s6/bmiddle/62ca4d01gdaef2262af55&690
http://s8/bmiddle/62ca4d01gdaef4395e0b7&690
http://s7/bmiddle/62ca4d01g7c4b20822e46&690
http://s10/bmiddle/62ca4d01gdaef445d0fb9&690
http://s3/bmiddle/62ca4d01g08d58aa9a9f2&690
http://s15/bmiddle/62ca4d01gdaef44c7d8ce&690
http://s3/bmiddle/62ca4d01gdaef45806e02&690
http://s1/bmiddle/62ca4d01gdaef46362d00&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