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试读本1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试读本 |
孩子很喜欢故事录音带、录像带,这些东西可以取代父母念故事书吗?
这和“父母亲自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某些儿童刊物会附有录音带或是录像带,把故事演给孩子看……”“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已经会自己阅读,还需要念故事书给他听吗?”
“我每天都好累,可以请孩子念给我听吗?”
我一直强调,帮孩子念故事书是“爱的时间”,这个简单的举动,
却能在孩子的生命中发挥无比深远的影响力,
但还是有父母会不死心地提出上述这些问题。这或许也无可厚非吧。
现代父母这样忙碌,但又是如此重视孩子的一切。
一听到有人说不能让孩子错过故事书,却又矛盾地想起自己实在做不到,
于是可能的替代方案,便一一在心中浮现。
不论我们用什么来满足孩子,千万千万不能少的那一项,
就是“父母的爱”,而且还要是孩子可以感觉到的爱。
我是个独善其身的妈妈,每次看到小学校园里那些义工妈妈、爸爸们,
便打从心里佩服。有一回,我应邀为二年级的儿子班上说故事,每周去一次。
虽然这是在赶鸭子上架的情况下应允的,身体难免觉得有点怠惰,
但我心里却知道,这是自己喜欢做的事。
神奇的变化,似乎就在我意料中发生了。
我帮全班小朋友念故事,虽然每周只有短短的30分钟,
但每个小朋友看我的眼神,却因此起了变化。
原本我只是某某同学的妈妈,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隐形人,
但开始帮他们念故事之后,他们在教室门口、
校门口或放学的路上……都会争相与我打招呼。
那样亲切的表情和眼神,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中间仿佛佛多了些什么。
没有任何目的地帮他们念上一小段故事,让他们能放松心情愉快地倾听,
传达了我对他们的关怀。孩子即使只通过眼神,
也能真情流露地表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也很喜欢我。
一个义工妈妈,面对全班三十几个孩子,每个孩子等于平均只分到一分钟的关怀,
却已经足以改变孩子看待你的眼神,更何况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呢!
父母为孩子念故事书时所流露出来的爱,更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现代父母总是说自己好累,但就算再累,每天还是要吃饭睡觉吧!
对孩子来说,“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比吃饭睡觉更重要,
根本就和阳光空气一样不可缺少。
即使累,再累,父母还是一定要给予孩子爱的养分。
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从学校的图书馆带书回家阅读”,
常常是老师布置给她的功课。即使她正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拼读时,
我也总是挨着她,挤着她,或是将她抱在我腿上坐着。
我爱极了孩子专心做事的可爱模样,
有时她也会不经意看见我充满爱意的眼神和仔细聆听的表情。
孩子为什么会爱上书本,主动阅读,
其中的秘诀或许就在这微妙而细密的互动之间默默酝酿着呢。
所以,让孩子听故事录音带、让孩子自己阅读,都可以是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也值得鼓励孩子去做。但是,父母的爱呢?
我们确确实实能让孩子感受到的爱,要什么时候给呢?
或许父母也该好好思考一下吧!
(摘自汪培珽《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广西科技出版社
2011年1月初将正式上市
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