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喂故事书...》试读4--为什么错过故事书太可惜?

(2010-08-25 23:23:27)
标签:

育儿

分类: 试读本

好品格的孩子,大能力的孩子,专心的孩子……

不要以为这是我当初念故事书给孩子听的原因,通通都不是!

那是结果,是自然而然、日积月累出来的结果。

 

之所以先讲结果,当然是希望,这些有形的东西,能吸引现在忙碌父母的目光——

「哇!她的孩子一点都不让人操心,她是不是有什么教养孩子的诀窍?」

诀窍、秘密、快捷方式…..这些我都没有,

我有的,只是做父母都可以付出的耐心、爱心和时间。

 

九年前,看着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我怎么会知道,他们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在我根本不确定这些好品格、大能力一定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时,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无怨无悔、甘之如饴、一日复一日的喂孩子念故事书呢?

 

爱的时间

 

可能是静静的午后,可能是冷冷的冬天,也可能是手边的工作刚好告一段落,

只要我大喊一声:「说故事时间!」不论孩子身处家里的哪一个角落,

这个口号总是屡试不爽地可以让孩子向妈妈飞奔而来——

 

「我要念这一本。」姊姊说。

「不行,我要念那一本。」弟弟说。

「妈妈今天很有力气,一人选一本,全部都念」

 

于是,欢欢喜喜的我们三人,可能跳上软软的床铺,可能钻进暖暖的被窝……

彼此肩靠着肩,听妈妈耐心地念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不论外面的天气多么寒冷,不论外面的环境多么吵杂,我总觉得——

 

那个小小的被窝里,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地方。

 

有一天,孩子们,不论走到天崖海角,不论经历多少人生起伏,

这个童年的回忆,都将是陪伴孩子一生的重要情感。

 

这就是我当初帮孩子念故事书的动机,就这么简单。

 

当父母想要帮孩子念故事书时,不要一心只想着好品格、大能力。

因为一旦让亲子互动沦为是有目的可图的心态,我便要怀疑父母的耐心可以持续多久?

 

教养孩子的过程,可不是一百公尺的短跑,而是需要大量耐力的马拉松

 

如果我们不能细细体会说故事给孩子听的那份幸福感觉——

可能忍着性子帮孩子念了三个月的故事书,然后心里就急着想看到所谓的「成果」,

于是父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放弃了,「这方法没用,别念了!」

然而,其实心目中的期望养成的孩子就在眼前,只要父母继续往前走,就一定会看到的。

 

 

念故事书不是工作,而是父母享受付出爱的过程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父母就好像是他们的「天与地」。

孩子最爱的人,若能放下全部的工作,只是专心的为他们念个故事,

即使不说出「我爱你」,孩子也可以深深的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爱。

 

每回姊姊弟弟听了一堆故事书后,我似乎可以穿越孩子的心灵,

感觉到他们心里的那份满足和快乐;

那就像是我们自己读了一本好书,或看了一部好电影之后,自己心里那份充实的感觉。

 

我常常在一边念故事书时,一边冷不妨地给总是坐在妈妈左右两旁的姊姊和弟弟,

一人一个吻,或是一句「我爱你」;

或是在他们问了一些令人赞叹的好问题后,只是故意瞪大着眼睛,

对他们投以一个「佩服得五体投地」的眼光。

这时,如果你细心观察,每每可以看见孩子的眼睛里——

透出幸福的光芒和充满自信的微笑。

 

姊姊弟弟上小学后,我开始为他们读精采的章节故事,

因为内容文字较多,必须分天分次,慢慢念。

而每回一有新的故事开张,我明明看着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的模样,

却淘气地停下故事问他们:「好不好听?」

 

故事听得目不转睛的孩子,每每爆出一句:「好听死了!」

那份满足的神情,就是做妈妈的我,无穷幸福的泉源。

 

念故事书不是我对孩子的工作,而是一种生活,一种感动,一种活在当下。

 

 

~~~ 节录自汪培珽的作品《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台湾时报出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2330

简体字版预定出版中

 

汪培珽的第二本書,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