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在卧室,听到外面客厅不时传来“咯咯咯”的笑声,还时不时有“嗖---嗖”的声音,我伸头一看,呵,原来这娘俩在客厅扔沙包呢,热火朝天的。我出去观摩了一会,发现这个扔沙包的游戏还真是不错,要接得牢接得稳必须得眼、手、脚等身体器官高度协调统一。遗憾的是,扔沙包这种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现在在城市里基本绝迹了,我老婆说她参加垒球队后成为优秀的投手就是小时候玩沙包练就了基本功。


回想起来,和孩子一起玩沙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以前孩子小,力气小点,玩起来扔得不够到位。最近我老婆又来了兴致,找了一些棉质的花布,自己做了几个不同颜色的沙包,也许是孩子现在力气大了,玩起来显然比以前带劲多了,有时候我们要停下来都不行,非得陪他玩个够不行。沙包的大小要和孩子的年龄相匹配,比如孩子还小,就把沙包缝得大一点,另外最好用棉布,这样沙包的手感不滑、比较好接,等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做小一点的和光滑一些的。
感统训练的本质,我理解就是人体的各个感官能够高度的协调、统一,从而孩子的行走、抓握等动作能够做得自然、得体、有力。沙包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是不错的游戏活动,而且无论是一个人、两个人或者多人,都可以玩。
两人游戏:大人和孩子面对面对扔,俩人相距3米左右,这个距离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扔的力度自然调节。刚开始练的时候,大人要有意识的扔的准一些稳一些,以帮助孩子尽快的找到感觉,熟练以后,慢慢的增加难度,比如扔的高一点、矮一点、左一点、右一点,另外要把握好节奏,刚开始的时候不要频率太快,接住的时候可以先顿一顿然后再扔过去,顺手以后可以加快速度,孩子又时候会主动要求增强速度、增加难度,可能觉得太慢抬稳不够刺激吧。在室内玩要注意先收拾收拾场子,防止孩子磕着、碰着。


单人游戏:我们发现孩子有时候和我们玩得不过瘾就自己扔,往高了扔,在屋子内一扔就扔到天花板,然后自己接住,就这么不断的扔出、接住,乐在其中。往上扔的时候,孩子自然的就得仰头,以判断沙包的落点,还要挪动脚步以接近沙包的落点。仰头的动作,无论对锻炼孩子的脖子还是前庭功能区域,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而且这个动作练得好,那可是以后打排球、篮球的基本功呢。
三人或多人游戏:两个投手,一头一个面对面站着,其他人在两个投手之间来回跑动躲沙包,如果是接住了
,就得一分,得分以后留在场上继续玩,如果是被沙包砸到但没能接住,就被淘汰出局,被淘汰出局的被罚去充当投手,投手上场挣分。这个多人扔沙包的游戏,准保能玩得热火朝天,不但能练习抓握能力,而且还练习孩子的反应速度,因为要不断的转身面向投手去“接招”,身体转动要协调、灵巧。一家三口可以这么玩,如果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那就更热闹了,既玩得开心,又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沙包的缝制是很简单的,家里的旧衣服剪吧剪吧就是很好的布料,用一把玉米碴、绿豆等都久可以作为填充材料,如果你想不起来怎么缝,下次我来发一个如何做沙包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