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走心的一节课——《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李新平
(2016-07-31 17:02:59)
标签:
四导课堂重点难点 |
分类: 教育教学反思 |
我最走心的一节课
本学期我校继续深入实践“四导课堂”,所以我积极准备,在七(4)班上了一堂校内教研课,课题是《国宝--大熊猫》。
在事先备课时,我就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与杜郎口模式的准备、展示、总结相结合切实努力实现“四个第一”。
具体来说我采用“读—悟—赏-写-展-结”的语文教学模式.我利用早读课、自习课让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使学生熟悉课文.在“悟”的阶段,我由课题入手,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国宝--珍贵”,进行质疑、解疑,并且为学生设计5个重要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涵盖了本科的重点难点。
最后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后探究题,来赏析本文生动形象而又不失准确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组内讨论,写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另外5个问题,彻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后把这10个问题写在笔记本上,把答案写出来,或者在课本上标划出来,为下一个环节的课堂展示做好准备。
课堂展示是一个最重要环节,我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展开竞赛,学生课堂上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形成了热烈积极的课堂气氛,大家集体主义观念空前高涨,效果不错。
在课堂总结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来说说这一节课的所得所感,反响还是比较理想的,给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之后的评课环节中,同组的前辈们对我这堂课的环节设计,给与了肯定,同时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首先在内容组织上有些散乱,可以再严谨一些,紧凑一些;再者,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的设计侧重于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和说明顺序的分析上,而对于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方面的探究还不够深入;另外,本文中有不少事例的引用,这些事例的作用我还应该引导学生们一起探讨;最后,虽然早读课已经给学生读课文了,但课堂上还可以在组织一些齐读来提升语文课堂的气氛.
也许,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既要做到面面俱到,也要做到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这样才能够建设起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