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立意识和自我保护相辅相成】

(2010-04-30 10:52:24)
分类: ^*苹果*点滴成长

角色的转变,让我们这些人们眼中的“80后”妈妈的自我意识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变化。

 

“80后”是倍受社会关注的一代人,因为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因为这一特殊身份赋予的性格成长的特质,怀着各种心态的人们关注着这批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工作、婚恋、生育等阶段的变化。

 

今天的很多“80后”已经为人父母。自我意识从关注自己,转换到科学育儿。我们试图总结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和阻碍,试图克服诸如“狭隘、自私”等弊病,试图将“独立、自信、创新”等优势发扬,试图将科学育儿观念和传统的方式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我们是一个个在育儿路上探索的行路者,自身就倍受瞩目,孩子的教育成了一个新的话题。

 

育儿观念和方式暂且不说,单单一个“安全”问题,就足矣让人“胆战心惊”。

 

从福建南平,广东雷州再到江苏泰州,这些本不熟悉的地名因为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残忍“被结束”,成了每一位妈妈心中的痛楚。软弱无力的孩子充当了报复社会的人的泄愤工具,何以为“希望”?希望被扼住了喉咙,瞬间就失去了呼吸的能力,生命权被漠视,“胆战心惊”的父母们,震惊、痛楚之后,该为“安全问题”深深思考。

 

不由的想起我的童年,扎着两个小辫子,脖子上挂着自家的钥匙,打酱油、换面条、跳皮筋、玩沙包,自己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父母上运转班,常常是一个上班一个下班,不上学的时候,我就被他们相互交接一下,遇到“空挡”的时候,我就爬到露天电影院门口的双杆上,高高的坐着,两条腿荡啊荡,等着爸爸下班,从面前的路上经过,和他一起回家。

 

我们那时候上学是不需要父母接送的,家里离得近的,就相约关系好的,一起上学,离得远的同学,小学时就骑自行车上学,腿够不到踏板的时候,还扭着屁股,照样把自行车骑的溜溜的。

 

那时候对于“安全”,父母给我叮嘱的,就是:过马路左右看,陌生人说话不要搭理,自己在家的时候谁敲门也不开。

 

换做如今,这些叮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被迫有一部分时间,不能让孩子自由的安排。一个个案例让家长们惊心又无助。上学放学路上不安全,家长送到校门口,可是发生了福建南平案;进了校门总该安全了,交给老师总能放心了,可是暴徒冲进校园反锁教室门,发生了江苏泰州案。无助的家长们不知道该怎样,让孩子在至少安全的环境里生活,安全没有,教育何谈?安全不保,“希望”在哪?

 

无法深究惨案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但是粗浅的说起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仅仅依靠学校和家长加强门禁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一是政府加大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力度,让平民百姓的“生活权”得到充分的尊重,有畅通、有效的渠道能反映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问题,软弱的个人面对强势的政府部门,常常是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权受到侮辱;

 

二是建立社区卫生站心理关注体系。社区医疗站近年来越来越普遍,但是仅是着眼于人的身体疾病,没有到达心理疾病关注的程度。设立免费的心理咨询诊所,让出现心理疾患的人们能够及时的找到疏通的渠道,化解心中的困惑。

 

三是当地公安、联防部门,学校、家长联动。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备,加强专业化保安力量,比如安装监控设施,一但出现安全隐患,能够第一时间出击制止。很多学校、幼儿园的看门人,这个第一道屏障并不是具有“保安”素质的人,而是退休的“大爷大妈”,这样的门口太容易被突破。

 

对于何时接送孩子的问题,我的孩子还小,目前暂且不会遇到这样的矛盾,但是我想遇到这样问题的妈妈们,都会选择接送孩子上学的,尽管这个一个培养“独立意识”的时代,我们也必须为孩子的安全打造基本的屏障。而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宝宝,关于安全问题,我想说的是:

 

一是关注周边环境,孩子在爬行走路的过程中,家长要特别关注家具的边角,家中的电源开关,走路的孩子要注意台阶,不要把孩子独自放在床上、沙发等高处,不要让孩子独自爬站小箱子、小凳子,避免由于爬行和翻身造成摔下。

 

二是关注孩子周边的人,职场妈妈常常是由老人或者保姆照看孩子,在孩子出外的过程中,要提醒老人不要和过于热情的陌生人接触,给老人多讲讲那些伺机拐骗孩子的人们惯用的伎俩,“事例”成为“教训”,引起重视。

 

三是关注孩子的物品。孩子正常接触的物品,以餐具和玩具为主,选择无毒无害的材质,是对孩子的负责。另外,小宝宝一定要重视“异物”入口腔,尤其是孩子喜欢什么都往嘴里塞的阶段,妈妈要仔细检查玩具中有没有可拆卸的过小的零件,有没有大小能够落入口腔的玩具,要仔细检查衣服上的纽扣是否钉牢,避免孩子由于抓握揪掉这些小物品,塞入嘴里,造成口腔异物阻碍。

 

四是关注食品安全。从奶粉到辅食,买东西时候多看保质期,外国食品一般写的不是出厂日期,是“到限期”,就是这个时间之前食用;大一些的孩子不能因为孩子的喜欢就过多的食用油炸食品或者快餐。

 

我们都在试图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自我独立和自我保护其实并不矛盾,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她生活安全的环境中,这时候主要培养她生活自理能力的建立,从日常行为小的方面,比如自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等生活细节;大一点了,我们的保护体现在对孩子自尊心安全的关注上,帮助她建立自我意识。我们从身体到心理,在分阶段的保护着孩子,这不是保护伞,所以不会抹杀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只是在用更科学的方式,去给孩子成长的路上,一种陪伴的力量!

 

 

 

此文参加新浪福建论坛首届亲子征文比赛:关注孩子的安全

 

 http://s7/middle/62c741dex856c64437bd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