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黑辽蒙观光旅游系列之三、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参观”

标签:
旅游摄影娱乐杂谈 |
分类: 观光旅游 |






















近日,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委会、中国绿色时报社和百科知识杂志社联合开展的评选“中国最美湿地场馆”活动中,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湿地场馆”称号。
该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共有17家博物馆入围,通过网络投票,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以总票数 ,位列第三的名次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湿地场馆”称号。
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建于2015年,总投资1500万。占地面积1万平米,建筑面积2000平米,采用现代化建筑风格。以“旅游人群”为主要目标观众,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特色,同时面向广大学生和当地居民,集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自然博物馆。
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流线型的外观设计,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母亲河——额尔古纳河的流向,寓意额尔古纳湿地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生命的摇篮。通过博物馆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和图文展示等方式展示湿地之美,普及湿地知识,从而增强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采用高科技声、光、电、等手段来直观的传达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实体标本、实景复原等手段展示湿地类型、特点,重点展示额尔古纳湿地的特点。可以说是额尔古纳湿地的缩影,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湿地,弥补只能远观湿地的遗憾。
http://nm.people.com.cn/NMediaFile/2016/1027/LOCAL201610271249000139782594327.jpg
雾锁湿地。(孙厚昌 摄)
博物馆内部装修采用的是低碳环保材料,体现最生态、最环保的设计理念。湿地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与环境基础。自然湿地核心概念贯穿整个展览的主题框架,各部分的内容安排各有侧重,使展览故事线的发展更加清晰有序。
馆内分为三大单元,走进湿地——以湿地生命为线索揭开故事的序章,介绍丰富多彩的湿地资源,展示湿地中各种神奇的生物,让观众对湿地产生最只管的感性认识。以生命的角度,与湿地对话——感悟湿地生命,共创湿地文化。通过长廊与脚下的这幅巨作进入额尔古纳湿地;额尔古纳湿地——围绕额尔古纳湿地,展现其独特的自然湿地之美,诠释和演绎额尔古纳湿地生态与人类文明和谐共处的自然情怀,为观众留下没好的记忆。其中,四季展厅,可以让观众体验额尔古纳湿地的四季风光。屏幕上的超长跨度的广阔画面充满参观者的视野,全方位立体声与影片情景相辅相成,完美配合,演绎精彩绝伦的沉浸式视听享受。柱面投影的弧度为360°,将真实再现场景,场面恢弘,效果壮观;湿地畅想曲——插上梦想的翅膀,发挥自由想象,畅想我们生活在一座湿地城市之中,我们保护它,湿地就会回馈我们更多。保护湿地,我们一直在行动。在此设计各自心中的额尔古纳湿地,设计各自心中的品质生活。
据额尔古纳市旅游局局长马松介绍,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的建成对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以湿地博物馆建设为平台,更好的开展湿地保护的学术研究和科普活动都有积极的意义。(呼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