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帝都之——东三环的白天和黑夜

标签:
北京三里屯东三环东三环的夜国贸三期 |
分类: 人在帝都 |
我对着那个路标看了很久,脑海里突然播起了《东三环的夜》:“东三环的夜/我的影子伴我在这花花世界”。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这首歌,那时我还不曾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会到达歌里唱的地点。很多年后我再听到这首歌,吸引我的还是歌声中的嘶吼,伴着爱与恨交织的复杂情愫。
东三环最多的就是高楼大厦,这里到处是CBD,走在其中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大厦高楼的外墙覆盖的全是玻璃材料,反射在玻璃上的阳光会射向四面八方。有一刹那我觉得回到了广州的天河,但又是不同的感觉。丛子说,北京的路更宽。是啊,北方的马路都是又宽又长,站在长安街上一眼望不到尽头。南方城市的道路狭窄,拐角很多,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走在南北方不同的街道上,人的心境也会不一样吧。就在东三环,建外SOHO、国贸三期、央视大裤衩、三里屯、工人体育馆……这些显赫的地标都伫立在这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旁边的某栋写字楼里正进行着一场惊天的谈判;就在昨夜,三里屯的酒吧又是彻夜的狂欢;在工人体育馆,演唱会一场接一场,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我走到一个造型奇特的钢筋建筑底下,上面写着“建国门外大街1号楼”,我对着它按下了快门。后来我才知道我拍下的这栋建筑是北京最贵的写字楼,在这栋楼的第79层有个餐厅,那是全北京唯一一家可以看到紫禁城全景的餐厅。2013年快结束的时候,小英英兴奋地告诉我她在这栋楼里搭乘了每秒10米的电梯到了32层的中转大厅喝了一杯咖啡,她说在里面工作的人都不简单。她说,这栋楼叫做国贸三期。
在东三环上有一个著名的使馆区,这里就是三里屯。使馆区的马路两边栽种着很多银杏树,到了深秋这里路两边都会变成橙黄的一片。走在街上你会有种环游世界的感觉,各国的大使馆都有不同的风情,各种肤色的人会与你擦身而过,说不定其中就有某国的大使。可是建筑漂亮的外壳都被高高的围墙遮挡了大部分,每栋建筑的门前都配备了一个目光一直在180°扫射的哨兵。我和丛子只不过多看了这栋建筑几眼,那个兵哥哥飘忽而锐利的眼神却落在我们身上超过了3秒。
其实三里屯更著名的是它的酒吧街和奢侈品商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三里屯,北京出现了第一家酒吧,也是在三里屯,崔健、朴树把他们的歌唱出了北京城。在我们到达三里屯的几个月内,丛子在凌晨两三点被失恋的小伙伴叫出来喝了一杯伏特加,班照照在国贸大厦里的面馆吃面的时候遇见了白百合和陈羽凡。在那一天我对着糖果色外壳的太古里拍了一张照,然后隔着商店的玻璃柜想着赫本,想起她在《蒂凡尼的早餐》里啃着面包,在巴黎的第五大街上对着商店的玻璃橱窗发呆。后来饿了,我和丛子就到建外SOHO的“黄太吉”烧饼店吃起了煎饼。都说这家烧饼好吃,可你如果问我12块一个的煎饼和路边2块一个的有什么区别,我还真说不出。
后来我会想,为什么我在北京的第一次出行会去了东三环?或许一切都会过度阐释,但那一天我也做了个白日梦。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喧嚣与欲望的地方,每天都有数不尽的人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热切渴望着实现些什么。
这里是北京的东三环,那天坐在装潢还不错的小店里,我喝着豆浆,幻想自己拿着一杯Starbu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