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女儿还在读大学,就在前个月突然问我,她说在和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淑淑和敏玲还问她,我们是用什么特殊的方法,怎么教出她这个好孩子的呢……
从女儿选择读中文后,脑子里经常都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以至於我有时无从解答……
就在今年她放暑假时,她大学的一位同学来家聊天,看过我们家里的所有相册后。对她说,你妈的一贯对你的培养和有意识地和你保持着既是亲密的母女、又是好朋友的关系。她很感慨。
女儿读小学就在小区内,因为女儿动作拖拉。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后,不是赚头发梳得不好看,就是在找什么辅导书,有时连课本也会被同桌的同学顺手拿去而找不着。于是我只好每天早上,都骑着摩托车送她到学校,在遇上她的班主任老师还笑着对我说,她以为我们是住得远才这样子的呀。这样一来倒是培养了她一贯准时到校,平时无故不缺课的好习惯。甚至于现在在大学期间,她也不会象有些同学一样,在期末考试要赶复习逃课。
在女儿读小学期间,我那时还在工厂里上班,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照顾她、关心她。那时调皮而又好玩的她,也曾迷失过方向,幸好那时及时纠正了过来。她依然充满自信,还带些骄傲的情绪伴她长大。每天在我们吃晚饭的时候,女儿都会说些在学校里的快乐和苦恼!
她从读小学起,赶上了广东省实行素质教育,爱好广泛的她,也活跃在小学的校园里,学校的黑板报,以及学校举办各种比赛中,各种大型的活动中,常可以看到那高瘦的身影。渐渐地,她的才华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特别是得到了她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的班主任的好评。在留给她的毕业赠言中写道:“老师希望你永远这么优秀”。
在读初中的三年,女儿依然健康快乐地成长着,依然参加学校的广播站,成了快乐的小记者和小广播员,学习也进步很快,那时面对众多的优秀对手,在第一学期就进了前五十了。虽然比中考的全级前十名是无足挂齿的事情,但我欣喜地感受到她在进步。
虽然中考考得还算不错,但在那年汕头参加中考的考生有六万多人,而且那年还是按标准分计算,要挤进当时只有五百名计划生的那所中学实在太难了。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情况,当时除了计划生以处没有选择扩招和译校生,最后只有就读于市一中。她依然是那样怀着积极的态度,愉快的心情,在高考中还是得出了满意的答卷!
女儿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缺点是,凡是都首先考虑到别的人。我对她说,将来在社会上要吃亏的呀。或许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伟大进步,成就了她这种优良品德。
现在的女儿,庆幸她选择了读中文,喜欢艺术的她,在环境优美的康乐园里学到她所要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