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中——新闻是怎么写出来的?!
(2011-01-21 09:52:03)
标签:
小番茄文化活动中心领导们老奶奶农家书屋 |
分类: 解构狂 |
今日市领导一行来到A区B镇C村进行一系列文化调研活动。9点十分左右,市领导来到C村文化广场,观看建设情况。随后来到D小学的农家书屋,走访了文化活动中心,观看了乐社的表演。市领导一行还慰问了如今76岁的老党员蔡某和现今80岁、有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洪某。在座谈会上,市*局局长强调,如今B镇发展地很好,经济结构有所改善,有不少上市公司。农业也有自己的特色,小番茄的种植让农民脱贫致富。之后*部部长发表讲话。讲话中肯定了B镇为建设文化强镇的突出表现,总结了B镇发展的特点,并提出努力的方向。
早晨我莫名其妙的被塞入汽车,在雨天。车里的人说今天下雨领导可能不会出来了,她最爱漂亮的。又说昨天我去照相TMD照到一张没有笑的,你说领导去慰问老人不笑怎么行。然后天晴了,领导车终于出现,我们就屁颠屁颠跟着它在高速公路上飞奔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到达了一处破工地。领导们一个个从车里钻了出来,一下子占满冬日干瘪的水泥地,然后开始指手画脚。摄影机照相机随机出动,对着他们不断蠕动的嘴巴。我很用力在听,但是实在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然后我们又跟着大队浩浩荡荡出发,走进了满是沙石的小巷。那个健步如飞啊,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老党员的家里。在低矮的昏黑的老房子里,老人家在竹椅上早已久候多时。领导们先说了几句普通话——我一直觉得老人家听不懂,然后才转回家乡话。大家都满脸笑容,那个笑声职业的。临走时领导不忘送上一床棉被和一个大红包。老人家高兴地,说:走好走好!然后我们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出来路上村民们都出来看,一个个很高兴的样子。有人喊:看啊,我们是不是被评上文明村了?
接下来这个点是观看地方剧表演。几辆车停在那片空地上那个气魄啊,横七竖八的。下了车领导又直奔戏台。台上老人在唱戏,深情并茂。台下椅子只不一会功夫就摆好了,领导好像很累的样子动作也真快一下就坐在椅子上。看了几分钟领导上台说了几句话,握了手。然后我们又直奔另一个地点了。
接下来又来看望一个老党员。老爷爷已经八十八岁了,是55年入党的,早已站在破旧水泥屋前等着我们。一个老奶奶看见我们来,很兴奋地说,哇这么多人,我去拿椅子出来。身边的一个记者说,不用不用,我们很快就走的。然后我转向领导们。这次他们问的比较多,老爷爷也很高兴。说我是为祖国做贡献,叫我去哪我就去哪。我把这些话都记下来了,老师说这些不用记,一笔带过就行了。最后果然我们很快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老奶奶在屋子里拿椅子还没有出来。
最后我们来到了镇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爬了好多层楼梯,我觉得领导都好累好累爬不动了。我自己都很累。到了很高一层楼,我们在那里参观了乒乓球室和图书馆。出来时我被挤到厕所门前,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开座谈会的时候,我看到行程表上的时间安排。天哪我们竟然提前了二十分钟到达现场!我跟着老师坐在后面一排桌子旁。我看到每个桌子上放了一盘当地的番茄特产,是用我们当地拜老爷的盘子装的。每个领导还有一本工作笔记,当时我就很怀疑他们会不会用。在座谈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一直在看手机,她旁边的记者一直在写稿。而我则一边记东西一边把一个个小番茄塞进嘴里。然后我就一直盯着领导的脚看,我发现他讲话时脚一直在下边抖。
开完会领导走得比谁都快。在车上,望着外面细雨蒙蒙,我想,做记者久了,我也会变得和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