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009-11-25 10:24:33)
标签:

拓本

碑帖

九成宫醴泉铭

伪刻

朱家溍

分类: 碑帖鉴定文章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九成宫醴泉铭》书于贞观六年四月。立碑未久,即为爱好欧书者捶拓,拓本当时已不易得。其后年经代远,捶拓者纷至沓来,碑字乃损泐漫漶,挖而又挖,故而未挖或轻挖之拓本乃更见贵重。碑石因年久风化,加之椎拓过多,断损严重,并经后人多次开凿,浅者深之,疲者肥之;久而久之,几乎无一笔不凿,以致笔画枯疲,锋芒全失。

   《九成宫醴泉铭》碑高七尺四寸,宽三尺六寸。楷书,24行,行49字。因历经捶拓和维护不当,在唐代即已断裂,故较早、较好的拓本已极为罕见。

    200219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邀请文物鉴赏专家朱家溍先生,谈论有关碑帖的鉴赏方面的知识时,朱家溍曾讲:“拿这《九成宫》来说, 这碑石还在陕西, 现在如果不是说新拓本, 现在也没有继续拓 ,现在已经保护起来了, 不能再拓了 ,就是说清代的拓本, 那都很细很细的 ,都是细笔道, 必须得是不肥不瘦 ,所以欧阳洵他有个书诀跟人说的, 说是“肥则质浊”, 它的本质就浊了, 不够清 ,这个“瘦则枯骨”, 就是干枯了, 瘦, 损也, 欧阳洵的字最标准的是不肥不瘦的, 说《九成宫》, 过去也有人说肥的才是宋拓, 瘦的这都是相对来说,比明拓, 明拓本是瘦的来说,肥的是宋拓 ,但是过于肥的那个,也说明它是一个凿过的, 还不如不肥不瘦的, 那才是最好的一个时代的拓本”。笔者因看不到实物,故此篇文章仅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及字损情况来鉴别九成宫碑帖,其后再从其它方面谈鉴别问题。

一.伪刻本

    伪造现象在碑帖发展史中已不鲜见。伪刻,简言之即无中生有,无原石与拓本而凭空根据某碑志或帖上某人的书法,再摘一段古人文章或诗词,二者结合刻石以欺人。

    张彦生先生在《九成宫醴泉铭》碑拓本述略中提到:“三字不损本”  据文献记载,有第三行字、第七行字、第八行字三字不损本,但传世未见,亦未见有此翻刻本。”笔者认为如果现有这三字不损本那就是伪刻本。见下图;

本一

1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爱”、“姓”字不损,伪造也!

本二

3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4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5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6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7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该本三字“胶、姓、爱”都不缺损,怎么会独缺了“四”和“以”字。其破绽暴露无疑。

    家藏本、三井本、李祺本此上三字据损,“四”字尚存。

    对伪造者,因无原石原本可对,所以需要了解其如何从碑帖摹制而来,再根据史实推断,抓住伪造中破绽,才能证明是赝品。

二.   翻刻本

原石尚在,依拓本再刻谓之翻刻。翻刻原因有三:1.古时名碑因路途遥远椎拓困难,为取用便易而以旧拓翻刻之,如欧阳询《九成宫碑》,宋、元、明、清皆有翻刻;2.原刻损泐过多,以旧拓翻刻之,如先秦《石鼓文》,宋、元、明、清皆有翻刻。3.原石尚在,然椎拓不便,或原石已佚,碑贾翻刻充作原拓、旧拓,鱼目混珠而牟利,如:《四山摩崖》、《云峰山全拓》、吴《天发神谶碑》等。此种翻刻本,因牟利新切,故往往粗制滥造,大都仓促刻成,刻工又多半是文盲,字画错谬很多,而且原碑尚在,因此没有什么价值。

本三

图8: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图9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图10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图11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图12: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翻刻本也!根据是:崇善楼笔记122页1行。

本四:

图13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图14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图15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翻刻本也!根据是:“醴”、“胶”字不损“四”字全无,本末到置。字损的先后顺序颠倒了!

本五

图16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图17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四”不损“廊”字有损,且字左右各有两处石损。
图18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姓”字不损,“擳”字“即”部上方损。

19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爱”字不损,“为”字却损一角。

20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流”字、“贯”不损,“神”字右部却损。

字损的先后年代顺序颠倒了,故翻刻也!

本六

21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2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3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4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5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6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家藏本与本六比较图:

 

    本六我就不说嘛了,大家自己比较鉴别吧!

    此文前面讲了文物鉴赏专家朱家溍先生关于九成宫碑帖理应不肥不瘦的结论,今秋拜会南开大学教授田蕴章先生时,老先生也讲了不肥不瘦才是欧体的正宗。笔者非常赞赏!大唐朝的先生们欣赏肥体美女,但不见得欣赏肥体字呀!笔者再发两张比李祺本肥得流油的<<九成宫醴泉铭>>大家欣赏看看,吃不下去饭可别怪我!

27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28

九成宫碑帖翻刻、伪刻之鉴别

 

 

  怎么样够肥吧!

  待续。。。。。。

  西流山人

  2009-1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